日暮西风急,黄尘扑马头。
村藏平野树,酒记旧家楼。
候馆听鸡发,征鞍对月收。
已忘从役苦,行路不曾愁。
日暮西风急,黄尘扑马头。
村藏平野树,酒记旧家楼。
候馆听鸡发,征鞍对月收。
已忘从役苦,行路不曾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首联“日暮西风急,黄尘扑马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西风急骤,黄尘弥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匆忙。
颔联“村藏平野树,酒记旧家楼”,转而描绘沿途的乡村景色,树木掩映下的村庄,仿佛是世外桃源,而“酒记旧家楼”则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候馆听鸡发,征鞍对月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行旅中的生活片段。在旅途中,听到鸡鸣便知天将破晓,准备启程;夜晚归来,对月而坐,卸下鞍马,静享片刻宁静。这一联既体现了旅途的劳顿,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已忘从役苦,行路不曾愁”,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尽管旅途充满辛苦,但诗人已经超越了这些外在的苦难,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再为行路而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
老木不知年,苍藤已垂地。
高枝生晚阴,低枝散凉气。
好鸟时复来,鸣声似弦吹。
道人开小轩,幽庭增广庇。
庬眉霜雪顶,休焉释尘累。
馀功又及物,丹砂和灵剂。
一粒愈沉疴,求者四方至。
应接运真悲,平等均我施。
相逢惜已晚,残光念如寄。
何当择深山,同师乐禅味。
范君建阳客,读书过万卷。
下笔又神速,数预贤能荐。
省闼复擅场,声名动海县。
一投红莲幕,阻上金銮殿。
志气老不衰,苦柏冒霜霰。
当涂少知已,薄禄势所恋。
君子困下僚,佞士即华选。
顾我驽散才,摄守颇优便。
公庭可罗雀,云山复对面。
坐卧临清风,吟哦挥羽扇。
相逢始相乐,瞥去若惊电。
君行我幽独,送君聊自谚。
与君有前期,共为名山乐。
十宿太上家,百骸失尘缚。
夜半瞻星辰,离离半空阁。
香氲结盖网,华灯焕朱琧。
金钟击清霜,远响答玄壑。
太霞无别境,洞章自酬酢。
君虽潜贱贫,志意在寥廓。
暂为处群鸡,曾是横空鹤。
一别几何时,又见圆蟾落。
长须俄及门,金石重然诺。
手写黄庭经,寄我辟邪恶。
我方闭空屋,隐几效南郭。
为君兴一读,玉液泻河洛。
何当结长游,相伴趋恬寞。
唐时升老亭,剪棘今重开。
南瞻峨嵋阙,北峙凌敲台。
新公将家子,为僧亦多才。
譬彼独鹤唳,安用群鸡猜。
或弹玉轸琴,倾耳濯纤埃。
清风不知处,冷冽时时来。
吹云云窈窕,吹月月徘徊。
幽人许共赏,渴心咀珍梅。
了然得真味,尘魔屡崩摧。
令妷人豪杰,书名骇奔雷。
禅谈屡终夕,茗酌无馀杯。
还歌太白篇,事往良可哀。
古今傥同辙,浩气不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