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化城寺新公清风亭用李白元韵》
《题化城寺新公清风亭用李白元韵》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唐时升老亭,剪棘今重开。

南瞻峨嵋阙,北峙凌敲台。

新公将家子,为僧亦多才。

譬彼独鹤唳,安用群鸡猜。

或弹玉轸琴,倾耳濯纤埃。

清风不知处,冷冽时时来。

吹云云窈窕,吹月月徘徊。

幽人许共赏,渴心咀珍梅。

了然得真味,尘魔屡崩摧。

令妷人豪杰,书名骇奔雷。

禅谈屡终夕,茗酌无馀杯。

还歌太白篇,事往良可哀。

古今傥同辙,浩气不寒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的深刻感悟。首先,诗中提到的“唐时升老亭”与“今重开”,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着一种重生与延续的主题。亭子周围“剪棘”的动作,象征着清除杂念,开辟新境的过程。

接着,诗人以“南瞻峨嵋阙,北峙凌敲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壮丽景色,峨嵋山与凌敲台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气势与深度。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后文的“独鹤唳”形成对比,凸显出个体在宏阔自然面前的渺小与独立。

“新公将家子,为僧亦多才”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特质,新公作为僧侣,却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这与“譬彼独鹤唳,安用群鸡猜”形成鲜明的比喻,强调了新公的超凡脱俗与与众不同。

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或弹玉轸琴,倾耳濯纤埃”表现了音乐的纯净与洗涤心灵的力量,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与污垢。而“清风不知处,冷冽时时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清风似乎具有生命,时而带来凉爽,时而带来思考。

“吹云云窈窕,吹月月徘徊”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与月以情感与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这样的景象,无疑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幽人许共赏,渴心咀珍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以及对精神滋养的渴望。“了然得真味,尘魔屡崩摧”则揭示了通过内心的修炼与领悟,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以及个人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初夏田家即事二首·其一

麦未登场谷正秧,山田僧衲间青黄。

芋畦瓜圃姑停阁,且了西畴插种忙。

(0)

铁柱宫

大冶飞红役鬼兵,南昌雄镇得清宁。

地神肃护天风静,铁气遥浮江水腥。

铜柱石高空有信,金盘露冷竟无灵。

还知许令神功异,直对西山万古青。

(0)

一蠓吟同留承旨赋

一蠓飞从何处来,泊我书叶如点埃。

眼明细辨见形状,喙潜脚动翼稍开。

虽云区区至微命,汝亦含灵存本性。

不随蚋蟆?人肤,独立暂时那忍屏。

君不见庄生广论万物齐,蚊睫可托焦螟栖。

仲尼一听老聃语,自愧闻道犹醯鸡。

呜呼古人已往不复返,对汝兴思重嗟叹。

(0)

弹琴峡

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传。

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疏松乱石边。

(0)

感怀呈庞夷简修撰张幼度应奉·其一

滥直承明署,身閒似地仙。

虽无官长骂,未敢酒家眠。

瘦已宽朝服,贫须乞酒钱。

最愁亲舍远,梦绕白云边。

(0)

辛卯天寿圣节孚应制草前行乐章曰至圣至明之曲乐令张温以弦管至翰苑调集之壬辰元会亦孚撰进曰金阶万岁声敬纪以诗

我本渔樵东海边,脚踏云头歌扣舷。

数载偶承金马诏,朝衣蹈舞丹墀前。

三十六簴列两序,黄钟大镛俨在悬。

摐宫扣羽韵杂遝,泠泠间以朱丝弦。

紫衣乐使总干立,翠衫回电风翩翩。

白雪一声度霄汉,宛如戛玉声琅然。

曲声未已笙箫急,满空嘹亮清而圆。

又如疏松乱石内,崖冰迸落千丈泉。

景星出房庆云烂,重华盛德三千年。

野人忽闻灵韶调,但觉魂梦游钧天。

去年协律携管籥,按赓至圣至明篇。

今年又奏金阶曲,瑶卮大宴蕊珠仙。

恭惟皇元混六合,八音均和八风宣。

微臣何幸际昌运,得与麟凤瞻初筵。

惟愿圣明亿万寿,瑞光长照太微躔。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