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风帘未上钩,不眠终夕望牵牛。
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
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
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
络纬风帘未上钩,不眠终夕望牵牛。
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
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
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
此诗描绘了七夕之夜,诗人独坐空斋,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络纬风帘未上钩”,以络纬虫在未被风帘勾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不眠终夕望牵牛”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失眠原因——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与思念。
“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这两句通过“画角”的声音和“孤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画角之声,仿佛是秋天的哀歌,而孤城则象征着远离人群的孤独感。诗人的情感随着夜色的深沉而愈发浓烈。
“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乌鹊在夜空中翻飞,映衬着明亮的银河;莲房在晴日中沾湿,露珠浮光跃金。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但同时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诗人自问,又有谁能理解他在这孤独夜晚中的心境呢?只有那临近拂晓时分,依然陪伴在他身边的几颗残星,似乎在默默给予他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