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嫌钟鼓聒湖山,此境萧条却自然。
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
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
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长嫌钟鼓聒湖山,此境萧条却自然。
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
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
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二)》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世界的宁静。
"长嫌钟鼓聒湖山,此境萧条却自然。"
这里,苏轼借用“长嫌”一词表达了对喧嚣生活的厌倦和逃离的心态。钟鼓之声常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但在诗人眼中,这样的声音却如同聒耳的噪音。而"此境萧条却自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野趣、山水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然本真状态的赞美。
"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在这里,"乞食"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而“无言对客本非禅”则显示出诗人虽然身处喧嚣,却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外界干扰,这是一种深厚的禅意。
"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景。"披榛觅路冲泥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行走,而“洗足关门听雨眠”则是对宁静夜晚的细腻描写,诗人洗净尘世的污迹,关上心扉,在雨声中沉淀自己的思绪。
"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创作的渴望。“遥想后身”指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穷贾岛”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地。而“夜寒应耸作诗肩”则显示出即便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的创作热情也不减,这样的坚持和热爱,是他精神世界的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西北日晼晼,宫观凝寒烟。
行子暮何之,驾言北之燕。
前骖结良驷,后徒控华旃。
中舆歌响发,楚声一何繁。
一阕远别离,再阕行路难。
蓟门无清尘,易水有急湍。
旷士怀明义,天步故多艰。
贱子甘自营,沦晦亦所欢。
乖期在昧旦,且复叙凉暄。
容辉无时及,表之英琅玕。
陵坡回燠风,楸枰净如沐。
戒言寻浩渺,聊以散沈郁。
况兹二月半,芳草萋以绿。
青霞媚遥天,乌巾入殊俗。
嵚崎麦斜岩,幽人有高足。
怀贤招艾轩,探真小樵谷。
世缘夙已断,碧岭不可辱。
君看南昌尉,去去从所欲。
新安文献郡,君家独推先。
衣冠萃一门,金玉清相联。
卓哉司马公,清白自家传。
功名三十载,持节多在边。
虎符归把握,龙敕屡传宣。
允称丝纶命,何惭报答年。
以兹结主知,华要地频迁。
貤荣三锡命,恩霈及重泉。
璀璨琅函重,淋漓御墨鲜。
感兹时展读,珍重托瑶篇。
我观潘夫子,忠孝道两全。
勖哉图令终,庶以企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