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田家门下客,谁于军府若为情?
林花满树莺都散,雨水平池草自生。
街上相逢惊故吏,马前迎拜泣残兵。
能言楼上题诗处,犹有将军旧姓名。
总是田家门下客,谁于军府若为情?
林花满树莺都散,雨水平池草自生。
街上相逢惊故吏,马前迎拜泣残兵。
能言楼上题诗处,犹有将军旧姓名。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过杨忠悯公军府留题》,表达了对杨忠悯公的怀念和对其军府遗迹的感慨。首句“总是田家门下客”,以田家子弟自比,暗示了诗人与杨公的亲近关系。接下来,“谁于军府若为情”反问,表达了对杨公在军府中的深情厚谊和忠诚之情。
“林花满树莺都散,雨水平池草自生”描绘了军府环境的变化,昔日繁华已逝,只有自然景象依旧,寓示着人事沧桑。诗人路上遇见旧部,惊讶之余“街上相逢惊故吏”,体现了杨公昔日的影响力,而“马前迎拜泣残兵”则展现了士兵们对杨公的敬仰和哀思。
最后两句“能言楼上题诗处,犹有将军旧姓名”,点出杨公曾在此楼题诗,其名字犹在,但人已不在,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军府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杨忠悯公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余霞。
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
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
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
依稀画艇莲娃。
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
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
天际玉钩斜。
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
满棹白苹归去,幽兴绕天涯。
隐枕轻潮,拂尘疏雨,幽梦似真还断。
莺雏燕婉,依约年时,花下试翻歌扇。
憔悴鬓怯春寒,慢掠轻丝,柳风如箭。
甚阳台渺邈,行云无准,楚天空远。
应唤觉、当日琴心,只今诗思,惆怅客衣尘染。
钗留股玉,袜袭钩罗,荏苒腻寒香变。
问讯多情,别后笑巧颦娇,对谁长倩。
但晚来江上,眼迷心想,越山两点。
佳丽东阳境,瑞炁晓笼晴。
中元逾了十日,上相喜重生。
四海文章宗匠,百里弦歌德化,官与水双清。
恳切劝分意,赈恤活饥甿。
幸依刘,空颂鲁,阻称觥。
遥瞻快倚楼上,一点寿星明。
闻道玺书将下,看取蓬瀛直造,指日秉钧衡。
大展平戎略,谈笑复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