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丝细剪与檀奴,纤软才离腻玉肤。
何物生香堪配取,梅花心里数茎须。
情丝细剪与檀奴,纤软才离腻玉肤。
何物生香堪配取,梅花心里数茎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原湘的《即事(其十)》,通过对情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微妙处理和对梅花的独特喜爱。首句“情丝细剪与檀奴”,以“情丝”比喻细腻的情感,如同剪裁精致的丝线,与檀奴(可能是情人或心爱之物的代称)相配,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缠绵与珍视。次句“纤软才离腻玉肤”,进一步形容情感的柔软和肌肤般的触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情蜜意。
后两句“何物生香堪配取,梅花心里数茎须”,诗人问世间何物能与这份情感相匹配,答案竟是梅花,因为梅花的清香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相得益彰。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借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梅花般纯洁感情的追求和坚守。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剪丝、玉肤、梅花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高雅品质的向往。
偃师东行路萧瑟,颖阳归客怀蓬荜。
牛二店前餐不遑,曲梁馆里衣频拂。
嵩山月色照银鞍,自笑风埃老皮骨。
花朝已及酴醾香,豫数光州看花日。
正月西游二月还,路出梁园马蹄疾。
中牟西更圃田西,咫尺飞沙路忽迷。
貂裘烈尽北风急,憔悴孤征冻蹇嘶。
康王城边古台下,堌子门外无行者。
琼瑶宫观白云天,杨柳无枝不堪把。
马上思家万里长,况乃光州非故乡。
雪深不见一南雁,行尽关山一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