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王恭读书少,君如邺侯藏书多。
排签插架三万轴,知从何处能网罗。
上自先秦下五季,奥帙隐篇皆略备。
不同邢邵懒校雠,丹墨精研吁可贵。
君不见庐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胸蟠万卷笔如神,事业文章俱两美。
又不见西蜀刘公少常伯,平生醢芹嗜图籍。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迩来置书事经纶,论思献纳日日新。
君今堂中书汗牛,愿君学李兼学刘。
尽揽英华归肺腑,一鸣便作冲天举。
我如王恭读书少,君如邺侯藏书多。
排签插架三万轴,知从何处能网罗。
上自先秦下五季,奥帙隐篇皆略备。
不同邢邵懒校雠,丹墨精研吁可贵。
君不见庐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胸蟠万卷笔如神,事业文章俱两美。
又不见西蜀刘公少常伯,平生醢芹嗜图籍。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迩来置书事经纶,论思献纳日日新。
君今堂中书汗牛,愿君学李兼学刘。
尽揽英华归肺腑,一鸣便作冲天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李氏拥万堂》。诗中,诗人以王恭和邺侯两个典故,赞美李氏家族藏书之丰,藏书多达三万轴,涵盖了先秦至五季的丰富内容,显示出其对知识的广泛搜集和深厚积累。诗人特别提到了庐山先生子李子和西蜀刘公少常伯两位博学的人物,他们不仅藏书丰富,且学问精深,著述丰硕。
诗人鼓励李氏家族不仅要像李子那样饱读诗书,胸藏万卷,还要学习刘公的勤奋好学,将书籍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最后,诗人期望李氏能将这些丰富的知识内化于心,一旦有所领悟,就能如同鹏鸟展翅,一鸣惊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举例,生动地描绘了李氏家族的藏书之盛和学者风范,表达了对知识学问的尊崇和对学问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