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风清夙霭收,元戎邀月上南楼。
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
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
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
羽扇风清夙霭收,元戎邀月上南楼。
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
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
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诗人程公许陪伴杨尚书在南楼上赏月的情景。首句"羽扇风清夙霭收",以轻盈的羽扇和清风拂去早晨的雾霭,营造出清爽宁静的氛围。接着"元戎邀月上南楼",写尚书大人邀请诗人共赏明月,登楼赏景。
"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诗人想象连日的雨水被月亮带来的清光卷走,仿佛将秋天的凉意暂时借给人们。"六合扫清知有待",表达对天下安宁的期待,暗示月夜下的和平景象。
"微云点缀故宜休",诗人认为天空中少许的云彩恰到好处地装饰了这宁静的夜晚。最后,"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诗人倚着栏杆向北远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笛声中寄托着深深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秋月夜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关怀和个人的离愁。
耗羡起何年,本是随赋纳。
积馀因成多,为有司津贴。
滥觞致不善,墨吏恣搜括。
皇考悉其弊,无已行权法。
爰令输之官,养廉均弗阙。
督抚逮佐贰,等级以差发。
其有额外求,是贪斯有罚。
以其菽水资,免赋例不豁。
言念甘省黎,灾馀幸存活。
既预免正供,何惜此微末。
诸臣养廉需,毋宁帑项拨。
俾予介遗民,追呼一以脱。
上天况垂佑,麦登禾长勃。
此后旸雨时,仓箱庶不缺。
讵云元气复,沟壑逭臲卼。
西成斯尚遥,遑敢即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