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
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
尝因高谊添身累,秖恐劳人却病迟。
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
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
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
尝因高谊添身累,秖恐劳人却病迟。
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怀念。首句“颓龄叹逝苦低垂”,诗人以“颓龄”自指年老之身,感叹岁月流逝,犹如垂下的枝条,充满了对时间无情的哀叹。接着,“至性从今更有谁”,则表达了对至情至性的朋友或亲人的离世感到孤独和失落,暗示了失去挚友后的内心空虚。
“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节日或艰苦时刻,诗人会先察觉到同伴的感受,并且即使在困难时期,他也担心老僧会感受到他的忧虑。这体现了诗人对僧侣的关怀与依赖,以及两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联系。
“尝因高谊添身累,秖恐劳人却病迟”,诗人回顾过去,因为高尚的情谊而增添了生活的负担,但他并不后悔,反而担心自己的劳累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表现了诗人对他人的体恤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最后,“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诗人回望过去,面对如今的离别与变迁,感到时空的遥远和情感的难以言喻。他无法抑制地流下泪水,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亲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西风入梧桐,白露下云汉。
洒洒晚秋色,清凉复神观。
岁月不我与,料理前日慢。
念此平生心,所乐在黄卷。
太羹与玄酒,梨楂及俎籑。
滋味要足口,更复恨未见。
灯火夜可亲,巾箱字甚惮。
纷纷事是非,碌碌世治乱。
千古守糟粕,未免斲轮叹。
圣贤有堂奥,大道堪夷坦。
是为名教乐,足以了衰晏。
惜日营珠金,投身醟歌管。
彼志各自言,难以一理贯。
断崖青松林,林下覆烟草。
一径扪绿萝,数里寻芳藻。
岩开野人屋,结构凭孤岛。
石断寒泉流,亭幽翠巘绕。
攫拿龙虎状,宛若鬼神造。
隔崖闻湍声,当窗见夕照。
巴南绝景处,胜似东溪好。
万籁清心胸,孤云豁烦恼。
樽邀骢马客,写物穷探讨。
琴匣闲时开,柴门不须锁。
孰云造化工,永与天地保。
长揖谢王侯,尘氛徒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