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氏池亭》
《和孙氏池亭》全文
宋 / 陆于城   形式: 古风

断崖青松林,林下覆烟草。

一径扪绿萝,数里寻芳藻。

岩开野人屋,结构凭孤岛。

石断寒泉流,亭幽翠巘绕。

攫拿龙虎状,宛若鬼神造。

隔崖闻湍声,当窗见夕照。

巴南绝景处,胜似东溪好。

万籁清心胸,孤云豁烦恼。

樽邀骢马客,写物穷探讨。

琴匣闲时开,柴门不须锁。

孰云造化工,永与天地保。

长揖谢王侯,尘氛徒浩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超脱之感。诗人陆于城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巴南的绝美景色之中,通过断崖、青松、绿萝、野人家屋、寒泉、翠巘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首句“断崖青松林,林下覆烟草”描绘了山崖上青松林立,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一径扪绿萝,数里寻芳藻”则展现了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探寻着沿途的美丽景色,绿萝覆盖的路径与芳草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岩开野人屋,结构凭孤岛”描绘了岩石之上,有一座由野人居住的房屋,其建筑依附于孤岛之上,显得既原始又独特。随后,“石断寒泉流,亭幽翠巘绕”则展示了泉水从岩石中流出,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山峦,一座亭子静静地坐落在其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攫拿龙虎状,宛若鬼神造”描述了山石形态各异,仿佛是龙虎的姿态,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隔崖闻湍声,当窗见夕照”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结合。

“巴南绝景处,胜似东溪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这里比东溪更加迷人。接下来的“万籁清心胸,孤云豁烦恼”则揭示了诗人在此地的心境变化,自然之美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烦恼得以释放。

最后,“樽邀骢马客,写物穷探讨”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美景,深入探讨自然之奥秘。而“琴匣闲时开,柴门不须锁”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在闲暇之时也能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门户大开,象征着心灵的开放与自由。

“孰云造化工,永与天地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创造者的敬畏之情,认为这种美丽与和谐是永恒的,与天地同存。而“长揖谢王侯,尘氛徒浩渺”则是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然态度,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与自我超越的过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于城
朝代:宋

陆于城,仁宗嘉祐时人。
猜你喜欢

送友人向括州

委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

青枫既愁人,白蘋亦靡靡。

送君出京国,孤舟眇江泛。

浮阳怨芳岁,况乃别行子。

括苍涨海壖,斯路天台□。

我有岩中念,遥寄四明里。

(0)

塘上行

横塘日澹秋云隔,浪织轻飔罗幂幂。

红绡撇水荡舟人,画桡掺掺柔荑白。

鲤鱼虚掷无消息,花老莲疏愁未摘。

却把金钗打绿荷,懊恼露珠穿不得。

(0)

送河南韦主簿归京

岩风爱日泪阑干,去住情途各万端。

世乱敢言离别易,时清犹道路行难。

舟维晚雨湘川暗,袖拂晴岚岘首寒。

见说满朝亲友在,肯教憔悴出长安。

(0)

柳二首·其一

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0)

赠韦况

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

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0)

杂诗六首·其三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

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

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

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馀乐,瓢中寒水清。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