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截然当贼中,婴城既久粮食空。
矢死不降有二公,青史皎皎书其忠。
国家涵养自建隆,上至鹓鹭下罴熊。
一节一义皆获通,无不昭然简宸衷。
建炎多难谁奋躬,开门纳降何匆匆。
达官尚尔况困穷,嗟嗟唐侯一何雄。
抽砖击敌甘命终,愿以颈血污刃红。
精诚贯日亘云穹,上彻九重达尧聪。
诏令血食居镇东,激昂臣子忠勇风。
嘉名千古齐华崧,王仙作诗美抗戎,岂比尔雅诂鱼虫。
睢阳截然当贼中,婴城既久粮食空。
矢死不降有二公,青史皎皎书其忠。
国家涵养自建隆,上至鹓鹭下罴熊。
一节一义皆获通,无不昭然简宸衷。
建炎多难谁奋躬,开门纳降何匆匆。
达官尚尔况困穷,嗟嗟唐侯一何雄。
抽砖击敌甘命终,愿以颈血污刃红。
精诚贯日亘云穹,上彻九重达尧聪。
诏令血食居镇东,激昂臣子忠勇风。
嘉名千古齐华崧,王仙作诗美抗戎,岂比尔雅诂鱼虫。
这首宋诗《题旌忠庙次王龟龄韵》是喻良能所作,通过对睢阳保卫战的描绘,赞扬了坚守不降的两位忠臣,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载入青史,成为后世楷模。诗人提到国家在建隆年间注重培养忠良之士,从朝廷到地方都有忠诚之士。然而,在建炎时期的艰难时刻,有人匆忙开门投降,与那些坚守节义的英雄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特别称赞了一位名叫唐侯的人物,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屈服,甚至愿意以生命染红兵器,其精诚可贯日月。他的忠诚精神直达天听,最终获得了皇帝的认可和表彰,他的英名如同华嵩一样永垂不朽。王仙的诗歌赞美了他的抗敌行为,远胜过一般的学术研究。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对忠诚与英勇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懦弱投降者的批判,体现了作者深刻的道德立场和对忠烈精神的崇尚。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与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
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
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介立实吾弟,济时肯杀身。
物白讳受玷,行高无污真。
得罪永泰末,放之五溪滨。
鸾凤有铩翮,先儒曾抱麟。
雷霆霹长松,骨大却生筋。
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泊舟楚宫岸,恋阙浩酸辛。
除名配清江,厥土巫峡邻。
登陆将首途,笔札枉所申。
归朝局病肺,叙旧思重陈。
春风洪涛壮,谷转颇弥旬。
我能泛中流,搪突鼍獭瞋。
长年已省柁,慰此贞良臣。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
赤霄悬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
江中淘河嚇飞燕,衔泥却落羞华屋。
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
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