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疏狂,有人微笑,衰年空恋烟霞。
纷纷藉藉,谁是井中蛙。
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
况早是,黄绸被破,衙鼓不堪挝。多些。
这聒噪,不言铅汞,便说袈裟。
告几尊仙佛,也莫高夸。
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
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
老子疏狂,有人微笑,衰年空恋烟霞。
纷纷藉藉,谁是井中蛙。
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
况早是,黄绸被破,衙鼓不堪挝。多些。
这聒噪,不言铅汞,便说袈裟。
告几尊仙佛,也莫高夸。
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
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
这首《满庭芳·述怀》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与超然态度。
开篇“老子疏狂,有人微笑”,以“老子”自比,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豁达。接着“衰年空恋烟霞”,表达了虽已年老,仍心系自然美景的深情。随后“纷纷藉藉,谁是井中蛙”,以青蛙自喻,讽刺世间的纷扰与浮躁,强调自己不愿成为井底之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指出昔日的权贵豪宅如今已变为燕雀的栖息之地,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紧接着“况早是,黄绸被破,衙鼓不堪挝”,进一步描述了社会的衰败与动荡,衙门的鼓声不再响亮,象征着权力的消逝和秩序的崩溃。
“多些。这聒噪,不言铅汞,便说袈裟”,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无论是世俗的功名利禄(铅汞),还是遁入空门(袈裟),都不再吸引他。接下来“告几尊仙佛,也莫高夸”,劝诫世人不要过分吹嘘自己的成就或信仰,强调了谦逊与真实的重要性。
“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将生死比作日夜更替,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轮回,荒冢如麻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生命的消逝。最后“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表达了作者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酒赏花,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首词以深沉的哲思贯穿,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
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
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
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久交意绸缪,远别情放宕。
风日扬轻暖,江山丽形状。
多君志绝人,名检不少丧。
制科奋登庸,衣绣侍天仗。
祥刑笔回春,按部气消瘴。
出参几名藩,在在茂声望。
教养功已成,群盗孰能抗。
惟公一去来,民俗系升降。
至今西川人,万口感君贶。
身休林树间,功勒彝鼎上。
离怀何足写,高义曷敢忘。
况辱饯送词,绝妙是宫样。
心閒学愈进,气老句弥壮。
达士冠乡评,吉人永神相。
万里遥遥心,相思隔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