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留别陈大参宗理》
《次韵留别陈大参宗理》全文
明 / 韩雍   形式: 古风

久交意绸缪,远别情放宕。

风日扬轻暖,江山丽形状。

多君志绝人,名检不少丧。

制科奋登庸,衣绣侍天仗。

祥刑笔回春,按部气消瘴。

出参几名藩,在在茂声望。

教养功已成,群盗孰能抗。

惟公一去来,民俗系升降。

至今西川人,万口感君贶。

身休林树间,功勒彝鼎上。

离怀何足写,高义曷敢忘。

况辱饯送词,绝妙是宫样。

心閒学愈进,气老句弥壮。

达士冠乡评,吉人永神相。

万里遥遥心,相思隔天壤。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的《次韵留别陈大参宗理》,表达了对友人陈宗理深情的告别和对其高尚品格与卓越才能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久别重逢的情感起伏,以及对陈宗理仕途上的辉煌成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和祝福。

"久交意绸缪,远别情放宕",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分别时的复杂情绪。"风日扬轻暖,江山丽形状",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友人离去时的氛围,暗示其前程似锦。"制科奋登庸,衣绣侍天仗",赞扬陈宗理通过科举出仕,显赫于朝廷。

"祥刑笔回春,按部气消瘴",进一步赞美他在政务中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带来福祉。"出参几名藩,在在茂声望",描述他在地方任职时的威望。"教养功已成,群盗孰能抗",强调他的教育和治理之功。

"惟公一去来,民俗系升降",表达陈宗理的离去对当地民情的重大影响。"至今西川人,万口感君贶",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身休林树间,功勒彝鼎上",象征其功绩将被后世铭记。

最后,诗人感慨"离怀何足写,高义曷敢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心閒学愈进,气老句弥壮",称赞陈宗理即使在离别之际,仍保持学问和诗才的成熟。"达士冠乡评,吉人永神相",给予友人极高的评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韩雍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作者介绍
韩雍

韩雍
朝代:明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猜你喜欢

文昌庙联

帝乃诞敷文德;天之报施善人。

(0)

挽张之洞联

天语表公忠,岂惟力顾江防,伟绩系东南大局;

儒宗居统会,安得学传薪火,纷争熄新旧两家。

(0)

挽左宗棠联

军前同哭老元戎,况同穷岛生还,顿失瞻依如小子;

天上若逢先壮武,尽话中朝故事,莫谈坎壈到孤儿。

(0)

挽吴可读联

裕深谋于数载,大知若愚,贤者固未可测也;

维全局以一身,立言不朽,仁人尚亦有利哉。

(0)

挽孙传樾联

停云京国,听雪章门,更经话雨秦淮,往事怕重论,老我空挥双眼泪;

湛露鸾纶,观风豸绣,正展凌霄鹏翼,降年胡不永,知君难忘七旬亲。

(0)

挽李菡联

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