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悲万物,揽衣坐中庭。
仰视明月光,俯闻候虫鸣。
人生会有涯,欢乐当及时。
荣期但长叹,墨子徒自悲。
驱马被纨绮,雕盘割鲜肥。
酒酣论意气,中心贵相知。
终当委运去,得饮无复疑。
秋气悲万物,揽衣坐中庭。
仰视明月光,俯闻候虫鸣。
人生会有涯,欢乐当及时。
荣期但长叹,墨子徒自悲。
驱马被纨绮,雕盘割鲜肥。
酒酣论意气,中心贵相知。
终当委运去,得饮无复疑。
这首诗名为《感秋(其七)》,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欢乐应适时享受的感慨。
首句“秋气悲万物”,点明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万物皆显悲凉。接着,“揽衣坐中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庭院中披衣而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意境。抬头望月,低头听虫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人生会有涯,欢乐当及时”,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快乐的追求。他认为人生有限,应该把握当下,及时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接下来,诗人引用了荣期和墨子的故事,前者感叹人生短暂,后者因忧国忧民而悲痛,以此来反衬出诗人对及时行乐的态度。
“驱马被纨绮,雕盘割鲜肥”,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诗人似乎在享受着物质的富足,但这并非他的最终追求。“酒酣论意气,中心贵相知”,在酒醉之后,诗人更看重的是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相互理解,这比物质的享受更为重要。
最后,“终当委运去,得饮无复疑”,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无论生前如何,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因此不必过于忧虑,享受当下便是最好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快乐与友情的珍视。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
归心随旅雁,万里在沧洲。
残照明天阙,孤砧隔御沟。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