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
《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古风

天下几人画董元,近代独数高房山。

房山不独妙形似,辅以丹碧增其妍。

往年未识庐山面,曾向房山画中见。

高堂白日生云烟,分明坐我南康县。

大山嵯峨倚天立,倒捲银河泻空碧。

山山起伏争坡陀,海涛出没晴云多。

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栖烟萝。

十年一梦隔云海,却向长江闻棹歌。

青山于人如旧识,满眼黄尘非故国。

羞将白发照沧浪,咫尺家山归未得。

先生旧业庐山前,丹青蚤得房山传。

还能作画远相寄,白头共赋归来篇。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名为《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诗中对画家张来仪的山水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描绘画面中的山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感慨。

诗的开篇即点明了画家张来仪在当代画坛的地位,称其技艺之高超,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通过色彩(丹碧)的运用,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未曾亲见庐山真容,却在张来的画中领略到了庐山的云烟缭绕,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南康县的自然风光。

随后,诗人详细描绘了画中山景的壮丽与动态:山势巍峨直插云霄,银河倒映其中,呈现出一片空灵的碧色。山峦起伏,如同海浪般变化莫测,晴空中的云彩时隐时现。诗人醉心于这幅画作,仿佛能触摸到那云烟,甚至渴望融入其中,栖息于山林之间。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画面上,而是联想到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十年间,他与庐山相隔云海,只能从长江边的棹歌声中遥想山水之美。尽管眼前的尘世让他感到陌生,但心中对青山的怀念依旧如故。面对沧浪之水,诗人自感白发苍苍,难以实现回归故土的愿望。

最后,诗人提到了画家张来仪的师承关系,以及他能够通过画作传递情感,使得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期待着张来仪能够寄来更多画作,共同创作出表达归乡之情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作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作品跨越时空的力量。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水运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0)

女冠子·其一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0)

赠山阴崔明府

用心何况两衙间,退食孜孜亦不闲。

压酒晒书犹检点,修琴取药似交关。

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县里山。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0)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

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

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

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

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

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

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0)

裴度语

鸡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0)

赠别江头

东南飞鸟处,言是故乡天。

江上风花晚,君行定几千。

计程频破月,数别屡开年。

明岁浔阳水,相思寄采莲。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