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
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
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
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
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
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
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中秋文会为朱挥使昆仲题》描绘了一幅中秋文人雅集的场景。首句“天风吹开万里云”,以大气磅礴的景象开启,象征着文人的豪情逸致。接着,“一轮华月秋平分”点出时令,月圆之夜,寓意团圆和文化交融。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描绘了主人朱氏兄弟的热情好客,以及座上宾的文质彬彬。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宾客们的才华横溢,“斯文济济多才杰”,并借“握手登堂先看月”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借月亮的盈亏变化,阐述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法则。“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哲理,暗示文人们在欢聚中探讨人生哲理。
最后,诗人邀请宾客饮酒赋诗,气氛热烈而富有诗意。他期待通过文会激发更多佳作,并表达了自己即将归隐的愿望,希望能与朋友们共享中秋的文化盛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引,寓言人生,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对文学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独特风貌。
江城五月南风作,榕叶初凉枣花落。
官炉酒贵人不赊,客路无钱少欢乐。
怜君倜傥能远游,粤王潭头系小舟。
经过不待平原席,濩落宁悲季子裘。
自言家住桐阴下,云榭台中日潇洒。
紫英花开香满衣,槟榔叶大宁论价。
三十年来何怆哉,凄凉人物与苍苔。
明珠象齿不复惜,海客番船何处回。
别来乡县还几旬,况得延陵为主人。
论交自是少知己,薄俗谁能无弃贫。
嗟予飘转红尘里,千载春衣厌泥滓。
醉后狂歌空有神,交态看同一杯水。
送君远游归故园,我亦还山依鹿门。
相思平远台头月,忍听清原洞口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