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长人倦。正凋红涨绿,懒莺忙燕。
丝雨濛晴,放珠帘高卷。神仙笑宴。
半醒醉、彩鸾飞遍。碧玉阑干,青油幢幕,沈香庭院。
洛阳图画旧见。向天香深处,犹认娇面。
雾縠霞绡,闻绮罗裁剪。情高意远。
怕容易、晓风吹散。一笑何妨,银台换蜡,铜壶催箭。
昼长人倦。正凋红涨绿,懒莺忙燕。
丝雨濛晴,放珠帘高卷。神仙笑宴。
半醒醉、彩鸾飞遍。碧玉阑干,青油幢幕,沈香庭院。
洛阳图画旧见。向天香深处,犹认娇面。
雾縠霞绡,闻绮罗裁剪。情高意远。
怕容易、晓风吹散。一笑何妨,银台换蜡,铜壶催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 园林风光图。昼长而人开始感到疲倦,正值花开盛放之际,牡丹竞相开放,燕子飞舞其中,显示出一种懒散而又热闹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丝雨濛晴”、“碧玉阑干”等,营造了一种淡雅清新的氛围。同时,“神仙笑宴”、“半醒醉”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忘情于美景的情怀。
“洛阳图画旧见”一句,暗示了作者对古代洛阳城中美丽风光的记忆和向往。而“向天香深处,犹认娇面”则是对牡丹花的细腻描摹,表现出诗人对于这朵被誉为“花中皇后”的牡丹的钟爱。
最后,“一笑何妨,银台换蜡,铜壶催箭”等句,则是在这样的美景与情怀中,诗人不禁露出了豁达和自在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达。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