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石门洞》
《秋夜宿石门洞》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

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

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夜宿石门洞》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在山中石门洞留宿的静谧画面。首句“胜寄越筹岭”,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境地的赞美,仿佛超越了寻常的旅途,选择了这隐秘而优美的越筹岭。接着,“霁心投翠微”写出了诗人雨后心情舒畅,投身于青翠山色中的宁静心境。

“阴林见法侣”暗示了诗人身处僧侣修行之地,见到同修者,增添了禅意。诗人与僧侣们共度长夜,直至“尽夕留松扉”,沉浸在松木清香和自然之音中,流连忘返。石门处传来天籁般的声响,如“石门发天声”,而“海月澄秋衣”则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秋夜,使人心境清澈。

“风泉有馀响”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清幽的氛围,风过泉声,余音袅袅,诗人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洗涤。最后两句“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地沉浸于佛理与自然之中,甚至忘记了回归尘世的念头,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深深喜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再游蒋山·其一

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0)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绝见寄次其韵·其三

佳人望断日平西,可意相逢眼底稀。

漫说携家终是客,开愁唯有醉淋衣。

(0)

送天柱冯先生

闲驰风驭恣飘飘,因失仙班几度朝。

紫阁旧怜秦树老,赤城新别海山遥。

飞凫又说春经岳,叱橘曾令夜探潮。

不是桃源不归去,故人多半在烟霄。

(0)

莫春过吴松垂虹用闻人伯封韵

具区吴松同一水,季鹰英灵呼不起。

波平风静落日明,一碧青铜三万里。

幻成水墨思范宽,点缀卧虹排雕栏。

曜晻枫林带烟雨,白鹤飞去何时还。

老子登临屡春晚,胸吞云梦极荒远。

鞭笞鸾凤恣遨游,几日蓬莱又清浅。

何时脍鲈平波秋,湘娥鼓瑟纤指柔。

却跨玉虹朝汗漫,谁能直钓无垂钩。

(0)

残腊喜雪

散乱明玑溅竹窗,不闻檐霤响铮摐。

剪成阆苑瑶英六,绝胜连城白璧双。

独觉璎鬘弥宝所,岂无蓑笠钓寒江。

饥肠雷吼呵吟笔,睥睨诗坛未坚降。

(0)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