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惊心碧玉箫。燕猜莺妒可怜娇。
风波亭下鸳鸯牒,惶恐滩头乌鹊桥。
搴恨叶,摘情条。旧时眉眼旧时腰。
可能还对西窗月,狼藉桐花带梦飘。
往事惊心碧玉箫。燕猜莺妒可怜娇。
风波亭下鸳鸯牒,惶恐滩头乌鹊桥。
搴恨叶,摘情条。旧时眉眼旧时腰。
可能还对西窗月,狼藉桐花带梦飘。
此诗《鹧鸪天》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开篇“往事惊心碧玉箫”,以“碧玉箫”象征往昔的美好时光,却因“惊心”二字透露出一丝哀愁与无奈。接下来“燕猜莺妒可怜娇”,以燕子和黄莺的嫉妒来比喻世间的不公与人心的复杂,将女子的娇美置于一种被猜疑与嫉妒的环境中,增添了几分凄凉。
“风波亭下鸳鸯牒,惶恐滩头乌鹊桥”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分别指代宋朝岳飞被冤杀的风波亭和三国时期刘备过江时的惶恐滩,通过鸳鸯与乌鹊的意象,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不安与对命运的无奈。鸳鸯牒与乌鹊桥,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搴恨叶,摘情条。旧时眉眼旧时腰”,诗人通过“恨叶”、“情条”的形象化描述,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哀伤。这里的“恨叶”与“情条”不仅指自然界的植物,更暗含着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珍惜。而“旧时眉眼旧时腰”则直接点明了对旧日美好形象的怀念,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最后,“可能还对西窗月,狼藉桐花带梦飘”,诗人想象自己或许还能在西窗之下,面对满地散落的桐花,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仿佛梦境一般飘渺。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暗示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生也才弱龄,骨气已拔俗。
青衿三尺强,对客莹如玉。
颇亦好清事,揖我求写竹。
我方困尘途,怀抱苦烦燠。
翰墨交久违,砚破笔已秃。
怜渠意甚勤,聊为扫新绿。
生能会我心,进益必宜笃。
切磋与琢磨,更请歌淇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