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寂寞与自然之美的和谐。首句"共君方异路"表达了与友人分道扬镳的情感,"山伴与谁同"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孤独生活的一种预期。
中间两句"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里,古镇上行人稀少的静谧景象。这里的"日冷"暗示了冬天的严寒,而"时清"则是对这个季节特有的宁静氛围的描述。
"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室内外的景象并置。煖瓶中的热水与户外的雪水形成对照,同时,屋内锅炉发出的声音(鸣锡)又与江边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暖与寒冷共存的意境。
末句"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则是诗人对美景的一种艺术处理。"撩乱"意味着对自然景色的感性描绘,而"终南色"则是对远方山川之色的追忆和憧憬。最后的"遥应入梦中"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回忆能在梦中延续,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景观,将一种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孤独时光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濛濛烟雨暗空山,骄马行春翠袖寒。
待得春风捲云幕,却愁春色又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