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堵修远归湖城·其二》
《送堵修远归湖城·其二》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云卧江村烟树林,悬知出岫本无心。

亭皋若也有归雁,得句不妨频寄音。

(0)
注释
云卧:形容悠闲地躺卧在云雾之中。
江村:江边的村庄。
烟树林: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出岫:指鸟儿从山中飞出。
无心:没有特定的目的或意愿。
亭皋:水边的亭子,这里代指归雁可能停留的地方。
归雁: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着归乡。
得句:得到佳句,创作出诗。
频寄音:频繁地传递信息,这里指写诗寄给对方。
翻译
我躺在江边的村庄,周围是烟雾缭绕的树林。
我知道它原本无意离开山峦,飞向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意趣。"云卧江村烟树林",诗人以一种放眼四望的角度,把握了江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的“卧”字生动地传达出云彩仿佛躺在山林之间的柔和情态。

而"悬知出岫本无心",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名利、功业等尘世纷争不再存有渴望,从而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心境。这里的“悬知”意味着一种悬挂在高处,以便于观赏的姿态,而“出岫本无心”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状态的一种自我肯定。

"亭皋若也有归雁",诗人通过描绘归雁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亭皋"可能指的是一种田园风光,而"归雁"则常被用作思乡、思旧的象征。

最后,“得句不妨频寄音”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表达了即便是简单的一句话,也愿意通过书信这类方式不断地传递出去,以此来维系彼此的情感联系。在这里,“得句”意味着任何一条信息或消息,而“频寄音”则突显了诗人渴望交流与沟通的迫切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却又不失温情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菩萨蛮.栀子花

一枝斜倚阑干外。素纱衫子嫣然态。粉泪湿香罗。

空阶凉月多。秋魂谁唤起。憔悴西风里。

冷艳红褪香。有人愁晚妆。

(0)

虞美人

卷帘不负婵娟约。瞑色连高阁。柳塘还送晚风寒。

斜曳绣罗双袖、独凭栏。沉吟不见归来燕。

何处寻芳甸。年年此日总花开。

底事而今只遣、暗香来。

(0)

永遇乐.寄索庵

澹澹离云,凄凄紫陌,香尘飞雪。

泪滴鲛绡,愁盈珠勒,一霎成抛撇。

别去叮咛,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

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

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怎似前秋离别。

镜裹分鸾,灯前瘦影,羞把湘帘揭。

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

问今宵、多少凄凉,枕棱衾缺。

(0)

蝶恋花.春闺

帘卷晓寒生怕起。一种分鸾,两地黄昏雨。

为问海棠开也未。章台有柳君休系。

春梦惜春春几许。又听离弦,玉柱鸿声细。

一缕水沉烟万缕。画楼十二春风里。

(0)

一斛珠.有怀故园

恁般便过。元宵了、踏歌声杳。二月燕台犹白草。

风雨寒闺,何处邀春好。吴侬只合江南老。

雪里枝枝红意早。窗俯碧河云半袅。

绣幕才牵,一枕梅香绕。

(0)

喝火令.题许玉年茂才亡室照

明慧同徐淑,才华似大家。春风容易落昙花。

试问欢期几许,屈指半年赊。

妙倩传神手,描来萼绿华。生绡依旧脸如霞。

比似年时,略瘦一些些。

比是年时初见,无语翠鬟斜。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