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一诗僧,宋首柴周尾。
丹青入禅观,别自通玄理。
能于尺素间,点染千山水。
昨登金焦兴不孤,陈郎示我溪山图。
画家精工多近俗,写意得神形不足。
此僧妙趣种种兼,不满三尺吴兴缣。
针头毫末密相接,有如蟭螟寄蚊睫。
或言工胜赵大年,又云妙超展子虔。
只须三日坐其下,一花一草生意全。
乃知陈郎挥洒信有本,耻与当今画家混。
我歌长句君莫嗤,惠崇惠崇郎所师。
惠崇一诗僧,宋首柴周尾。
丹青入禅观,别自通玄理。
能于尺素间,点染千山水。
昨登金焦兴不孤,陈郎示我溪山图。
画家精工多近俗,写意得神形不足。
此僧妙趣种种兼,不满三尺吴兴缣。
针头毫末密相接,有如蟭螟寄蚊睫。
或言工胜赵大年,又云妙超展子虔。
只须三日坐其下,一花一草生意全。
乃知陈郎挥洒信有本,耻与当今画家混。
我歌长句君莫嗤,惠崇惠崇郎所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叔承所作,名为《题陈从训所藏惠崇溪山春霁图卷》。诗中赞美了惠崇的绘画技艺,将他的作品比作禅观中的玄理,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与表现。诗中提到惠崇在小小画幅中,能够细腻地描绘出千山万水,且其作品不仅形似,更蕴含着神韵和妙趣。诗中还对比了惠崇与当时的其他画家,认为惠崇的作品在精细度和意境上都超越了他们。最后,诗人以歌长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惠崇艺术成就的敬仰,并暗示惠崇是陈从训学习的对象。整首诗通过对惠崇作品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对古代中国文人画家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谪仙李其姓,于鳞亦姓李。
少陵美为字,弇州亦字美。
或者再来人,著姓复存氏。
前后生同时,相契并鱼水。
著作集大成,诗文振后起。
足以光唐明,足以寿青史。
若非两世身,安能合一轨。
李白真复生,子美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