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离云,凄凄紫陌,香尘飞雪。
泪滴鲛绡,愁盈珠勒,一霎成抛撇。
别去叮咛,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
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
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怎似前秋离别。
镜裹分鸾,灯前瘦影,羞把湘帘揭。
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
问今宵、多少凄凉,枕棱衾缺。
澹澹离云,凄凄紫陌,香尘飞雪。
泪滴鲛绡,愁盈珠勒,一霎成抛撇。
别去叮咛,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
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
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怎似前秋离别。
镜裹分鸾,灯前瘦影,羞把湘帘揭。
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
问今宵、多少凄凉,枕棱衾缺。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凄美画面。"澹澹离云,凄凄紫陌",以淡淡的离别云彩和冷清的紫色小路开篇,渲染出离别时的哀伤氛围。"香尘飞雪",借雪花飘落象征着情感的纷飞与消逝。接下来,通过"泪滴鲛绡,愁盈珠勒",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泪水打湿了精致的鲛绡,愁绪满溢在珠饰上。
"别去叮咛,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写出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希望对方能频繁寄来书信,以慰藉相思之情。"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借助东风传递心声,将离愁寄托于无形之中。
"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暗示岁月流逝,主人公因离别而憔悴,沈腰消瘦,潘鬓增添白发。"镜裹分鸾,灯前瘦影",进一步描绘了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不愿面对镜子或灯光下的孤单身影。
"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夜晚的笛声和江边的梅花、寒月,增添了更多的凄凉。"问今宵、多少凄凉,枕棱衾缺",以问句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对离别后孤寂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徐灿的《永遇乐·寄索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苦楚和相思的煎熬,展现了词人深情而又无奈的情感世界。
北阙垂旒暇,南宫听履回。
天临翔凤转,恩向跃龙开。
兰气薰仙帐,榴花引御杯。
水从金穴吐,云是玉衣来。
池影摇歌席,林香散舞台。
不知行漏晚,清跸尚裴徊。
山中气色和,宸赏第中过。
辇路披仙掌,帷宫拂帝萝。
泉临香涧落,峰入翠云多。
无异登玄圃,东南望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