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群蚁聚,车帐乱星移。
刍牧因浇沃,迁留顺岁时。
宛驹驰不乏,芦酒醉难支。
使客皆儒服,寒风莫向吹。
牛羊群蚁聚,车帐乱星移。
刍牧因浇沃,迁留顺岁时。
宛驹驰不乏,芦酒醉难支。
使客皆儒服,寒风莫向吹。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其四)》描绘了一幅秋日牧场景象。首句“牛羊群蚁聚”,以群蚁比喻牛羊众多,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草原上动物聚集的场景。次句“车帐乱星移”则通过移动的车帐和闪烁的星光,暗示了旅途的行进与时间的流逝。
“刍牧因浇沃”写出了牧人适时灌溉草场,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迁留顺岁时”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协调。接下来,“宛驹驰不乏”描绘了马匹在草原上奔跑,虽忙碌却精力充沛,显示出生活的活力。
“芦酒醉难支”则通过芦苇酿制的酒,表达了旅途中的惬意与微醺,但又难以抵挡寒风侵袭。“使客皆儒服”暗指诗人自己或同行者身份,穿着儒雅,即使面对寒风也保持文人的风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牧场的景象,以及旅途中的人情风俗,展现了元代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
圣人立教,以中为常。不得中行,取獧取狂。
未见狂者,吾里有张。议论杰然,名压上庠。
恶彼佞臣,请剑尚方。使终天彝,蚕绩蟹筐。
天鉴其忠,策名颜行。筮仕分教,九龄之乡。
惟九龄公,非血气刚。忧深虑远,性端行良。
禄山尚微,测其陆梁。国忠林甫,恶未披猖。
公预窥之,知其乱唐。仁必有勇,令名无疆。
彼元忠辈,初志激昂。一遇摈抑,尽敛锋铓。
媕娿喑哑,不敢否臧。自谓得计,爵禄之场。
丧已丘山,得不毫芒。士辨薰莸,与道存亡。
何以臻兹,惟学问将。弱翁懋哉,以保令芳。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载倚脩堤,三吴达高涂。
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
浚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
往者水冒没,伤哉人愁吁。
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
民功念久隳,邦患谂预图。
忽惊华构敞,岂为纵览娱。
溪落露鲂鲤,草长戏鸥凫。
丹霞出云表,翠巘亘天隅。
缅怀谢公言,希迹岩栖徒。
且复与闾里,共守桑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