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染成碧水,夜凉瘦落青山。
树头宿鸟归尽,天外行人未还。
秋色染成碧水,夜凉瘦落青山。
树头宿鸟归尽,天外行人未还。
这是一首简洁而蕴含深意的秋夜诗。"秋色染成碧水",一句点出了秋天的景象,秋色的浓郁如同染料一般,将碧水渲染得更加鲜明。这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感。
"夜凉瘦落青山"则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氛围,"夜凉"表达了秋夜的清冷,而"瘦落"则形容树木在秋风中变得单薄,这里的"青山"虽未失其颜色,但也透露出一丝萧瑟之感。
"树头宿鸟归尽"描写了秋夜的宁静,鸟儿们都已回到树梢上安歇,只剩下诗人的独自徘徊。这里的"归尽"暗示了一天将尽的寂寥气氛。
"天外行人未还"则是在描绘一位旅途者在夜色中未能返回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远方游子的思念和关切,以及时间流逝、孤独与不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秋夜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深情与哲理思考。
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三岁出瘴岭,弱冠历吴楚。
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
失□得谤讟,少乐多辛苦。
侵寻四十年,复此守环堵。
松楸仅有存,骨肉化为土。
岂不登一名,贫甚于父祖。
行行荒篱间,寒华粲可数。
惟酒足解愁,钱尽不得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