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口号寄秘阁侍郎》
《偶书口号寄秘阁侍郎》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朝退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

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誇。

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

望君偷暇来相访,犹有东篱残菊花。

(0)
注释
朝退:退朝后。
诗书:书籍。
生涯:生活。
拙句:粗糙的诗句。
和:应和。
誇:夸赞。
夜景:夜晚景色。
怜:喜爱。
蟾影:月光。
秋空:秋天的天空。
雁行:雁阵。
偷暇:抽空。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居生活。
残菊:未凋谢的菊花。
翻译
早晨退朝回家后,家中只有书籍陪伴,这就是我的生活。
我写成的粗陋诗句,无人能应和;新作的曲调也找不到人夸赞。
夜晚最喜欢那明亮如镜的月光,秋天的天空中,雁阵斜飞的景象令人怜爱。
希望你能在闲暇时来访,我这里还有未凋谢的东篱菊花等待你的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过着淡泊的生活情景。开篇两句“朝退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表明诗人每天从公务归来后,就沉浸在家中的书籍之中,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寄托。第三、四句“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誇”则显示了诗人的文学自信,他能够创作出独特的诗句,但并不自夸。

以下两句“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其中“夜景最怜蟾影洁”可能指的是夜晚明净的月光,而“秋空时见雁行斜”则表现了秋天偶尔可见的飞鸟。

末尾两句“望君偷暇来相访,犹有东篱残菊花”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之情。这里的“东篱残菊花”象征着平凡而不失雅致的生活,也映射出诗人对朋友间交流和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平淡而深远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得其乐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和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仲春雨景·其二

御园花事正秾和,恰称平明宿雨过。

霞锦绯桃新似濯,烟丝绿柳欲生波。

(0)

野老

野老扶鸠杖,相逢询岁功。

翠华浑不识,犹有古民风。

(0)

秋夕斋居

秘殿无烦暑,斋居念若何。

绍庭钦陟降,抚序愿中和。

祇虑心稍逸,因之政有颇。

清宵思治理,星斗在银河。

(0)

题吴镇清溪垂钓图

一江春水如油绿,满目春山看不足。

春水春山共我三,南华二篇不须读。

渟渊清泚犹堪掬,聊把丝竿寄幽躅。

扁舟不繫任去来,谁与为群鸥鹭鹜。

颇知水清本无鱼,亦令人识求缘木。

(0)

荔枝效竹枝词·其二

六月炎方候已秋,枝头的皪火星流。

一从上苑传清味,不数寻常安石榴。

(0)

题玉泉山吕祖洞

一片白云掩石扉,推云古篆辨依微。

空中孤鹤数声唳,应是岳阳三醉归。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