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此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归家耕田的宁静景象。"以道鸣"表明六柳先生回归自然,顺应大道;"归家高伴子真耕"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与高洁的友人一同耕作的情状,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方瞳绿鬓君知否"中,“方瞳”指的是眼前的景物,而“绿鬓”则是对自然界生机的描绘。诗人通过这两词,询问读者是否能领悟到这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之美。
最后一句"一片灵台画不成"更深化了前述意境。“一片”暗示着一种纯净无暇的情感,而“灵台”则指心灵的所在。诗人通过“画不成”,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和形象描述的境界,仿佛要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又无法用世间的绘画手法完全捕捉。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精神世界的探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胡尘暗神州,宝玦悲王孙。
六龙转淮海,荆棘生中原。
时危赖耆俊,引手开雾昏。
廓清天宇间,复见咸池暾。
跨海斩长鲸,驱石驾鼍鼋。
悼心失良策,至今声尚吞。
二公直以方,象在六二坤。
英英鸾鹄姿,超然脱笼樊。
才雄一世表,学贯万象根。
皇天不慭遗,三友独我存。
去岁适湖湘,戈甲照旗幡。
龙城得吴书,心契久益敦。
襄陵寓营道,诗句来清温。
回头失良友,谁能诘其源。
我老卧江海,病鹤栖荒园。
娱心岭白云,濯足溪流浑。
幽人幸见过,握手得晤言。
从来心地法,半偈已觉繁。
愿磨习气垢,坐觌出世尊。
喟彼泉下人,何由复轩轩。
《许崧老赋三友篇以遗东林圭禅师余尝次韵和之未几余被命宣抚荆广崧老复以诗来曾未一岁间闻吴元中薨于柳崧老东归薨于虔余方罢帅事屏居长乐圭禅师自江西见过阅箧中得崧老二诗相与读之怆然因复追和其韵·其一次孙字韵古风》【宋·李纲】胡尘暗神州,宝玦悲王孙。六龙转淮海,荆棘生中原。时危赖耆俊,引手开雾昏。廓清天宇间,复见咸池暾。跨海斩长鲸,驱石驾鼍鼋。悼心失良策,至今声尚吞。二公直以方,象在六二坤。英英鸾鹄姿,超然脱笼樊。才雄一世表,学贯万象根。皇天不慭遗,三友独我存。去岁适湖湘,戈甲照旗幡。龙城得吴书,心契久益敦。襄陵寓营道,诗句来清温。回头失良友,谁能诘其源。我老卧江海,病鹤栖荒园。娱心岭白云,濯足溪流浑。幽人幸见过,握手得晤言。从来心地法,半偈已觉繁。愿磨习气垢,坐觌出世尊。喟彼泉下人,何由复轩轩。
https://shici.929r.com/shici/wyrREHdK.html
曹瞒百万瞰江滨,谁遣孙郎会解纷。
满眼旌旃风浪里,景升方觉是鸡豚。
干将未发埋酆城,光气上腾干列星。
张雷博识各有得,神物终合归延平。
没人下视不可取,天矫已作虬龙形。
至今千载有肸蚃,往往出入驱雷霆。
我来弭棹双溪上,正昼云雾忽晦暝。
金蛇掣电起潭底,霹雳荐作声轰轰。
土人谓是剑归候,连日风雨资芽萌。
嗟嗟尔剑诚有灵,胡不奋飞辅助讨不庭。
群凶塞路盗贼横,夷狄外侮方骄狞。
佩之其人得所托,蠹国害民奸腰佞领逦迤皆削平。
何为终日但长啸,时出光怪惊动无知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