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深处敞层岩,中有幽人默自参。
休指天云与瓶水,烦师试说后三三。
碧山深处敞层岩,中有幽人默自参。
休指天云与瓶水,烦师试说后三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远的山林图景,诗人深入碧绿的山峦之中,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层层岩石之中的幽静之地。这里居住着一位深谙禅理的隐士,他静静地修行,不言不语,却自有深邃的智慧和超然的境界。
诗人以“休指天云与瓶水”一句,巧妙地将目光从广阔的自然景观中收束,转向了内心的探索。这里的“天云”与“瓶水”象征着外在世界的纷扰与变幻,而“后三三”则可能暗含着某种禅宗的教义或修行的次序,提示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深入内心世界的修行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广阔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修行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北斗将移,西风已半,蓂馀一叶阶前。
左弧呈瑞,非雾亦非烟。
见说长庚入梦,当年此际产英贤。
谁知得,平生高尚,五福自然全。
肯堂,夸盛事,一新轮奂,适际荣迁。
有重重喜庆,贺客骈阗。
从此燕居笑语,称觞处,好展华筵。
频祝愿,室家相庆,富寿百千年。
何以作公寿,一纸寄讴吟。
当年生申有兆,鸑鷟梦文禽。
气宇虹霓万丈,胸次蟠龙七泽,锦绣萃中心。
高谊薄云表,随处是知音。
人俊逸,文卓荦,气雄深。
版岩合辞故隐,霖雨慰当今。
且把梅花酌酒,行即桂枝入手,桑荫未移阴。
珍重此时祝,何日盍朋簪。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後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