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寿黄殿讲母正月十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祝寿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场景。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一句,以元宵(即元宵节,又称上巳节)为背景,设定了一个清新而又充满佳气的时刻。这里的“蔼佳气”和“清凉金粟”都是对这天气和环境美好的描绘。
接下来的“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则说明了庆典的主角——史君寿的母亲,以及其在瑶池曲的宴会场景。这里的“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表达了对长寿和繁盛的美好祝愿。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具体的庆典活动,如“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熏宝篆,张银烛”等,都是在描述节日的欢乐气氛及各种仪式活动。
最后,“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永恒幸福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场盛大而温馨的寿宴场景,并以此来祝愿寿星之人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
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
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
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
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
抛钱帆去了不应,却谢君子为增益。
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
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