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语塔铃,酒携竹所,净洗缁衫尘雾。
探春杨柳白堤阴,更徘徊、段家桥堍。醒吟醉舞。
每欲伴、流莺共住。少年时,问买舟偕隐,湖山应许。
心期误。十载浮踪,自过巴峡去。
劫灰飞处不堪寻,画图中、几行烟树。蘋洲旧句。
料清夜、挑镫重赋。漏沈沈,滴尽檐花细雨。
窗语塔铃,酒携竹所,净洗缁衫尘雾。
探春杨柳白堤阴,更徘徊、段家桥堍。醒吟醉舞。
每欲伴、流莺共住。少年时,问买舟偕隐,湖山应许。
心期误。十载浮踪,自过巴峡去。
劫灰飞处不堪寻,画图中、几行烟树。蘋洲旧句。
料清夜、挑镫重赋。漏沈沈,滴尽檐花细雨。
这首《西子妆慢》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窗边塔铃声和竹林中的酒为引,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诗人身着洁净僧衣,漫步白堤杨柳下,驻足段家桥畔,与流莺共度时光,表达了对隐逸湖山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的心愿并未如愿,十年漂泊,他甚至无法再寻觅过去的踪迹,只能在画图中回味往昔的湖光山色。回忆起旧日的蘋洲诗句,他深夜挑灯,试图在寂静的夜晚再次抒发情感。最后,漏壶滴水声声,象征着时间流逝,檐头细雨绵绵,更添了几分寂寥与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