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鸬鹚,江烟渺渺波瀰瀰。
捎空欲下不肯下,投深未飞俄急飞。
碧中食,青中眠,风吹乱声哗满川。
呜呼此友兮良可嘉,高红低紫无乾花。
鸬鹚,鸬鹚,江烟渺渺波瀰瀰。
捎空欲下不肯下,投深未飞俄急飞。
碧中食,青中眠,风吹乱声哗满川。
呜呼此友兮良可嘉,高红低紫无乾花。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在江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气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鸬鹚为友,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绘。
首先,诗中的“鸬鹚,鸬鹚,江烟渺渺波瀰瀰”两句,通过重复“鸬鹚”二字,强调了鸬鹚这一主题,同时以“江烟渺渺波瀰瀰”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江面图景,为鸬鹚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接着,“捎空欲下不肯下,投深未飞俄急飞”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鸬鹚在江面上的动态。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似乎想要降落却又犹豫不决;时而在水面投下身影,却又迅速振翅高飞。这种既想接近水面又保持警惕的行为,体现了鸬鹚对环境的敏感和机警。
“碧中食,青中眠,风吹乱声哗满川”则进一步描绘了鸬鹚的生活状态。它们在碧绿的水中觅食,在青色的环境中休息,当微风吹过,它们的叫声在广阔的江面上回荡,形成一片喧闹的声响。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鸬鹚的生活习性,也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
最后,“呜呼此友兮良可嘉,高红低紫无乾花”表达了诗人对鸬鹚的喜爱与赞美。他将鸬鹚视为朋友,并认为其生活状态如同“高红低紫无乾花”,即无论是在高处还是低处,都充满了生机与美丽,没有枯萎之感。这不仅是对鸬鹚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鸬鹚生活习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乌巾年少归何处,一片綵霞仙洞中。
惆怅别时花似雪,行人不肯醉春风。
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
前闻富脩竹,后说纷怪石。
风烟惨无主,载祀将六百。
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
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
却是五湖光,偷来傍檐隙。
出门向城路,车马声躏跞。
入门望亭隈,水木气岑寂。
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
十步一危梁,乍疑当绝壁。
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
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斜来岛屿隐,恍若潇湘隔。
雨静挂残丝,烟消有馀脉。
朅来任公子,摆落名利役。
虽将禄代耕,颇爱巾随策。
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
说史足为师,谭禅差作伯。
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
偶荫桂堪帷,纵吟苔可席。
顾余真任诞,雅遂中心获。
但知醉还醒,岂知玄尚白。
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
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唐·陆龟蒙】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前闻富脩竹,后说纷怪石。风烟惨无主,载祀将六百。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却是五湖光,偷来傍檐隙。出门向城路,车马声躏跞。入门望亭隈,水木气岑寂。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十步一危梁,乍疑当绝壁。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斜来岛屿隐,恍若潇湘隔。雨静挂残丝,烟消有馀脉。朅来任公子,摆落名利役。虽将禄代耕,颇爱巾随策。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说史足为师,谭禅差作伯。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偶荫桂堪帷,纵吟苔可席。顾余真任诞,雅遂中心获。但知醉还醒,岂知玄尚白。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https://shici.929r.com/shici/piHb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