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其一》
《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0)
注释
使君:指州郡长官。
何苦:何必如此。
宜州:地名,唐代的一个州。
涪翁:可能指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
句法:诗文的结构和风格。
宁兴:岂能兴起。
跕鸢:比喻陷入困境或失败。
金华:地名,浙江金华。
牧羊求:隐居或寻求简单生活。
壮时:年轻时。
根本:根基。
波澜:比喻人生的起伏。
卷收:收拾,整理。
学诗:学习诗歌。
穷未达:尚未精通。
是中:其中。
得处:道理或启示。
翻译
您何必一定要去宜州任职呢,大概是因为被涪翁的诗法所吸引。
难道铜柱边的困境能让人感叹像鸢鸟坠落,您在金华想要实现的是放牧的生活吗?
年轻时就应该先稳固根基,年老后即使面临波折也要重新收拾心情。
我也学习诗歌但还未达到精通,这其中的道理我能理解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给友人马奉先的作品,表达了对马奉先因病失识的感慨,以及对他的诗才和人生境遇的关怀。首句“使君何苦向宜州”以疑问起笔,暗示马奉先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宜州的无奈;“应为涪翁句法留”则提及涪翁(黄庭坚)的诗风影响,暗示马奉先是因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滞留此地。

接下来,“铜柱宁兴跕鸢叹”借铜柱边界的偏远和鸢鸟无法飞翔的形象,寓言马奉先的困境和志向难以施展;“金华要遂牧羊求”则提到马奉先在金华的期望,即使面临牧羊之困,仍怀有追求诗艺的愿望。

“壮时根本先培固”赞扬马奉先年轻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暗示他才华横溢;“老去波澜重卷收”则表达了对马奉先晚年境遇的同情,希望他能妥善处理人生的起伏。

最后,诗人自谦“我亦学诗穷未达”,表示自己虽未能达到诗艺高峰,但仍能从马奉先的经历中汲取教益,询问对方是否能在逆境中找到人生真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也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敬仰与追求。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王君猷花圃八绝·其六临清桥

通渠入小池,循除㶁㶁鸣。

群鱼忽悠然,过桥闻屐声。

(0)

赠庐陵三刘神童

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

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

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

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0)

海棠一夜为风吹尽三首·其二

不作天开锦幄红,却成急雪舞回风。

多应欲衬吟春步,绣出香裀展径中。

(0)

洪长老惠藤杖

高僧挑月一枝藤,惠我登山脚便轻。

澒洞风尘豺虎恶,从今险路稳支撑。

(0)

沿江买鱼不得询之则前此多为官船所强取故有亦言无因成三绝·其一

江行安可食无鱼,问著笭箵总道虚。

底事官船渠不卖,从来污吏喜侵渔。

(0)

丙辰冬和乐魁声道四诗·其二

白柄长镵晓入山,欲寻黄独驻君颜。

云深路晦东风雨,惆怅空携竹笥还。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