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桂殒清秋,无人不泪流。
通才今日少,遗恨几时休。
苔藓碑三尺,楸梧土一丘。
雁门前学士,地下与嬉游。
芳桂殒清秋,无人不泪流。
通才今日少,遗恨几时休。
苔藓碑三尺,楸梧土一丘。
雁门前学士,地下与嬉游。
这首诗是明朝李昌祺所作的《萧芳桂挽诗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逝者萧芳桂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人以秋天的芳桂凋零象征萧芳桂的生命消逝,"无人不泪流"道出了人们对他的离世感到无比悲痛。接着,诗人惋惜当今人才凋零,"通才今日少"暗示了社会失去了一个杰出的人物,未来的遗憾何时能止息呢?
诗中提到的"苔藓碑三尺",描绘了萧芳桂墓碑上的青苔,暗示岁月流转,碑文已模糊不清,但其人之名犹在人心。"楸梧土一丘"则形象地描绘了萧芳桂长眠的简陋坟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雁门前学士,地下与嬉游"收尾,想象萧芳桂如同雁阵中的学士,在地下与故友欢聚,寄托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人世欢乐的向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西湖作香海,倒浸翠微嶂。
花开人未归,清夜梦来访。
一笑花底眼,鹤子悄相向。
梦醒边徼羁,那得任旷放。
天山五月雪,寒气逼朝望。
见雪不见花,雪在青云上。
龙门天际遥,矫首万山障。
奚止故乡情,惆怅难具状。
何时从杖履,一舸中流漾。
晨兴摘花餐,夕归答渔唱。
未了文字缘,亦颇林泉尚。
风尘岂初愿,樗材劳哲匠。
岁月嗟蹉跎,消得屐几两。
余杭酒百壶,神王兴酣畅。
酎写寻春图,渴笔见力量。
寒涛一夜来广陵,望江楼外波层层。
晓看失却瓜步市,雨丝织作千鱼罾。
金山濛濛化空翠,一塔烟际浮觚棱。
沙头老树高百尺,袅袅忽若风中藤。
我舟欲渡不得渡,如鸟折翼思惊腾。
江豚得意颇轩怪,肩背突出冀可乘。
心知此夕是重九,眼有高处谁能登。
石尤定厌往来数,中道阻绝聊取憎。
只今健在尽何益,满头华发愁鬅鬙。
拾来肥蟹乏钱买,暂守杀戒同枯僧。
谬传京口酒可饮,直疑辨水尝淄渑。
催租喜乏俗吏扰,诗成急向篷窗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