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
《幽居》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排律

华亭当巽位,匪北与东南。

新月纤悬夕,斜阳暝翳岚。

秋声连地起,云影半空昙。

红叶凋园柿,青林秀石楠。

到门无吏迹,杂坐有农谈。

茗碗惟孤啜,橙杯不独衔。

芙蓉霜肃肃,杨柳露毵毵。

晴雪鸥栖渚,腥风虎卧岩。

耕夫朝就饷,过客暮停骖。

孤夐天疑近,清高境不凡。

谷深寒锁翠,溪阔暖浮蓝。

养静闲情惬,居安逸兴耽。

康强身懒杖,萧散发慵簪。

暑退嫌藤簟,凉生怯葛衫。

好书常在案,雄剑镇藏函。

荣任他人取,幽宜我辈探。

溪山聊寄傲,简牍贵研覃。

名教真堪乐,禅机弗用参。

虚心千个竹,直节数株杉。

永夜长庚对,煌芒不可缄。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幽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田园生活画卷。首联以华亭地理位置的描述,暗示出隐居之处的独特方位。接着,诗人通过新月、斜阳、秋声、云影等意象,营造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红叶凋零、青林秀美的景色更显秋意浓厚。

诗中写到家中无人打扰,只有农夫闲谈的声音,诗人独自品茗、赏景,生活简单而自得其乐。夜晚,明月与霜降的芙蓉相对,杨柳轻柔,鸥鸟栖息,虎豹静卧,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寂静。农夫清晨劳作,过客傍晚停留,反映出生活的平凡与恬淡。

诗人寓居于此,享受着山谷的清凉、溪流的温暖,以及静谧的读书时光。他虽年事已高,却无须倚杖,头发随意披散,生活态度悠闲自在。夏日炎热时,他宁愿选择藤簟而非葛衫,显示出对简朴生活的偏好。

书房里摆放着好书和宝剑,象征着诗人的学识与志向。他愿意让别人取走世俗的荣耀,自己则沉浸于山水之间,研读经典,享受名教带来的乐趣,无需深入禅机。周围的竹子和杉树直挺,寓意着诗人高尚的品格。

整首诗以“永夜长庚对,煌芒不可缄”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心境清高的生活方式的深深满足,以及对自然与知识的热爱。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佳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望姑苏兼送友

送客因怀客往还,笙歌池馆绣江山。

深愁忽与云俱往,好景曾于梦有关。

帆带夕阳增地胜,虹收残雨觉春閒。

相逢却话当年事,只恐悲欢损壮颜。

(0)

同陈宗之诸同年饮鸡鸣山凭虚閤时罗太常景鸣作倡二首·其二

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

人间无此地,坐上得清卿。

痛饮平生侣,高楼万古情。

蓬莱在何处,缥缈暮闻笙。

(0)

秋夜

徙倚西风外,秋声满凤池。

何堪砧杵夜,又在月明时。

病叶辞柯响,寒桐转漏迟。

起看三尺剑,悲壮两难持。

(0)

送别

我送霜台使,还歌白雪篇。

微名曾附骥,奇骨自飞鸢。

梦切云霄上,情忘水石边。

临风舒一啸,惊断夕阳蝉。

(0)

大陆行

大陆泽水秋泠泠,苇花初白荷盖青。

红裙荡桨红波靓,八月江寒犹采菱。

菱角槎牙芡实满,明珠紫贝多零散。

白日清歌应石淙,黄昏鸣佩随归伴。

西风作恶凋苧衣,秾华回首叶飞飞。

塞鸿嘹唳江南归,阳和渐减霜生威。

百年富贵转眼非,昔人游处尚依稀。

水头屏营见渔火,深夜洞房清泪微。

(0)

题刘侍御奉思卷

少日趋庭业已成,立身端不愧扬名。

乾坤共荷生全德,存殁宁忘慕爱情。

春雨秋霜行处感,冰鱼冬笋馔时烹。

貤封祢庙云章贲,锡号慈闱象服荣。

牢鼎自调陈礿祭,版舆躬御乐新晴。

羹墙有见颜如在,供养还资禄代耕。

清畏人知思济美,狱经亲问遂持平。

圣朝孝理烦公辈,比屋从今尽可旌。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