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即事》
《冬日即事》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

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0)
注释
郡闲:官职空闲。
暇日:闲暇的日子。
值:正值。
清冬:寒冷的冬天。
风叶:被风吹落的树叶。
扫:清扫。
霜芜:覆盖着霜的杂草。
犹复:仍然。
佛香:佛堂里的香烟。
夜火:夜晚留下的灯火。
蔬饭:素食。
候:等待。
晨钟:早晨的钟声。
二千石:古代官员的俸禄等级,这里指高级官员。
心如:心境像。
一衲翁:穿着僧袍的穷苦和尚。
翻译
官郡之中空闲的日子很多,更何况正值清冷的冬季。
风吹落叶已经清扫干净,但霜白的杂草还显得繁重。
夜晚的佛堂灯火通明,早晨的斋饭等待着钟声响起。
谁能相信我这个两千石的官员,心境却如同一个穷苦的和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冬日景象,诗人张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态度。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开篇两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恰好遇上一个清冷的冬季。这里的“郡”指的是县城,这里的“闲”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时间的宽裕和悠闲。

接着,“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秋天的落叶被风吹得像扫帚一样,而冬天的霜花则依旧繁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更隐含着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哲理。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这两句诗,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写实。佛香的燃烧持续到夜晚,显示了一种宁静与持久;而等待早晨的钟声来品尝简单的蔬菜饭,体现了诗人的简朴与自在。

最后,“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这里的“二千石”是指古代的一种量词,表示大量。而“一衲翁”则是一位和尚,一衲即一件僧衣。诗人通过这两物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很少有人相信那些数量巨大的东西一样,诗人的心灵也如同那位只穿着简单僧衣的和尚,平静无波,不为世俗所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冬日宁静与自然之美,并借此表达了对简约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咏况吉夫药湖别业二首·其一

闻道湖中胜,夫君宿所期。

涵天为泛宅,浴日学咸池。

鲛室幽相逼,蓬山浸欲移。

年今瞻太液,潋滟起遥思。

(0)

拟游匡庐

岂不待婚嫁,吾归吾奈何。

世情先老绝,游兴傍秋多。

五老鞭龙到,三江摘叶过。

云空从直上,濯足于银河。

(0)

杂诗·其九

昆丘不足步,我欲庐太虚。

丰隆摇云幡,羲和驾日舆。

上仙郁华翁,偓佺弟子隅。

先过东父宅,复息西母居。

西母何嬿婉,揖上上清居。

上清十二层,历历见白榆。

鞭虬从空举,倚鸟戏虚无。

纵览六合表,放心而夷与。

俯观岳与海,何异杯与盂。

人生苦郁纡,无乃成籧篨。

予将汗漫游,与天同欢娱。

(0)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其十

灵岩山下雨绵绵,香径琴台云接连。

忽忆秋山黄叶路,松风水月梦中禅。

(0)

南岩

幽人北筑碧山下,草堂正傍南岩开。

烟霞时从几间落,云气每向窗中来。

倏然东篱采莲去,倦矣西涧携书回。

何当日暮一矫首,芙蓉削去高崔嵬。

(0)

灵谷寺

帝京雨过氛埃净,下马来参第一禅。

松径入门犹十里,袈裟布地巳千年。

志公宝塔金身在,道子长廊粉墨全。

云气常凝陵寝近,閒看白鹿下苍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