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雨过氛埃净,下马来参第一禅。
松径入门犹十里,袈裟布地巳千年。
志公宝塔金身在,道子长廊粉墨全。
云气常凝陵寝近,閒看白鹿下苍烟。
帝京雨过氛埃净,下马来参第一禅。
松径入门犹十里,袈裟布地巳千年。
志公宝塔金身在,道子长廊粉墨全。
云气常凝陵寝近,閒看白鹿下苍烟。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文嘉对南京灵谷寺的赞叹与欣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帝都的清新与灵谷寺的庄严静谧。
首句“帝京雨过氛埃净”,描绘了京城在雨水洗涤之后,空气清新,尘埃尽去的景象,为后续描述营造了清新的背景。接着“下马来参第一禅”一句,点明了诗人骑马而来,意欲参访灵谷寺,表达出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之情。
“松径入门犹十里,袈裟布地巳千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从入口到寺内的距离之长,以及寺内历史的悠久。松树形成的幽深小径,与古老的袈裟铺满地面,形成了一幅古老而庄严的画面。
“志公宝塔金身在,道子长廊粉墨全”则进一步描绘了灵谷寺内的宝物与艺术珍品。志公宝塔上的金色佛像依然闪耀,道子所绘的壁画完整无缺,体现了寺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最后,“云气常凝陵寝近,闲看白鹿下苍烟”两句,以自然景观衬托寺庙的神圣与宁静。云雾缭绕的陵寝,与悠闲漫步的白鹿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神秘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谷寺环境、历史、艺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这座佛教圣地的深深敬仰与赞美。
上公承诏出蓬莱,立马风烟万里开。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
牙前部曲多收绩,幕下宾僚更倚才。
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