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和超然物外的情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宫廷氛围。“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这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哀愁之情,似乎在叙述着即将过去的旧岁与即将到来的新春之间的微妙感受。而“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则用鲜明的画面,将自然的声音和节气的变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中后半部分,“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表达了诗人超脱于世俗之上的境界,他置身于一座“高台”,远离尘嚣,不为世事所扰,而是悠然自得地聆听着春天的时光流逝。这里的“非是驻征轮”则强调了诗人心态的独立与自由,仿佛在说,他所追寻的是超越凡尘的永恒之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位才子对春天的独特感悟和他超然物外的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