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兴·其四》
《归兴·其四》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路遥乡国频来梦,客久江山亦厌人。

北海有航如守冻,东风无力不争春。

沈郎腰瘦带移孔,范令官贫甑积尘。

自瞥家园三径去,天边垂柳五回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家的渴望。首联“路遥乡国频来梦,客久江山亦厌人”表达了诗人长期离家在外,思乡之情日益浓烈,连梦中都回荡着家乡的呼唤,而久居他乡也让诗人对眼前的一切产生了厌倦感。颔联“北海有航如守冻,东风无力不争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比作北海航行的船只在严寒中挣扎,以及春风无力唤醒沉睡的大地,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颈联“沈郎腰瘦带移孔,范令官贫甑积尘”通过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情感。沈郎指的是南朝诗人沈约,因身体消瘦,衣带渐宽,这里的“沈郎腰瘦带移孔”暗示了诗人的生活困顿;范令则是指东汉时期的官员范滂,以清廉著称,但官场失意,生活贫困,“范令官贫甑积尘”则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挫折与生活的艰难。

尾联“自瞥家园三径去,天边垂柳五回新”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愿望。诗人想象自己回到熟悉的家园,三径(象征隐居之地)的景象让他感到亲切与安心,而“天边垂柳五回新”则寓意着每一次对归家的期待都如同新生,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春雪漫天密又稀,勾芒失据走灵威。

故欺贫窭冬裘尽,巧助遨游酒盏飞。

林下细花添百草,阶前轻素剪新机。

老农先解忧桑柘,九月家人当授衣。

(0)

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0)

次韵约诸君游长干寺

寺按郡东南,僧尝为我谈。

初因晋大士,来获古灵龛。

历世名空在,重兴德乃堪。

先朝赐新额,此地建精蓝。

亿载扶皇统,生民息战函。

刹仍存故里,龙复止深潭。

九级惟涂甓,千梁尽架楠。

亭台各轩豁,岩谷更空谽。

殿角芝成玉,松稍露队甘。穴栖金礼鼲,池怪集神?。

可爱临冈曲,何人结草庵。

欲来寻隐逸,谁与共欢酣。

念往须勤到,登高已旧谙。

低头小城市,举目遍村岚。

静境由兹达,尘容却自惭。

常思真趣响,可抑俗饕贪。

宇宙开怀适,江山极望涵。

相邀幸多暇,命驾即追参。

(0)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谓之鸡笼山,予更名独秀峰。今复过之,戏留一绝

倚天巉绝玉浮图,肯与彭郎作小姑。

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

(0)

和叔盎画马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

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

(0)

次韵袁公济谢芎椒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

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骹始信吴。

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

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