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祖印·其三》
《寿祖印·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老母今年八十馀,编蒲何似施方书。

时归双袖新梨栗,舞綵人间定不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以编织蒲草为乐,仿佛在编写医书一般,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智慧。诗人通过“编蒲何似施方书”这一句,巧妙地将编织与施药治病相联系,展现了老母亲的多才多艺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着,“时归双袖新梨栗”,描述了老母亲不时归来,手中携带着新鲜的梨和栗子,这些自然界的馈赠,不仅满足了她的日常所需,也象征着她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享受。

最后,“舞綵人间定不如”,这句话表达了对老母亲晚年生活的赞美,认为她以简单而真实的方式享受生活,远胜过世俗中的华丽表演或虚浮的庆祝。这不仅是对老母亲晚景的颂扬,也是对朴素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母亲丰富而充实的晚年生活,以及诗人对她独特生活哲学的欣赏与敬意,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一

东风飘乱花,鸣鸟声不谐。

弱妻方倚窗,为儿制袜鞋。

停针忽低叹,凝坐如有怀。

自言数日来,终觉心绪乖。

百绪无一欢,中已伤于哀。

欲知哀浅深,妾骨同秋柴。

妾颜在镜中,镜色昏疑霾。

妾影在壁间,顾之生郎猜。

为问今何时,春去当不回。

但视春不回,妾已肝肠摧。

(0)

风颾颾辞四章·其四

骖云驷而偃蜺旄乎,左佩玦而右以櫜乎。

鸣天鸟之嗥嗥乎,揽佺期以为嬉敖乎,抑乘太霁而远翱乎。

(0)

之雁门省母留别·其二

南风绝飞鸟,我马随风鸣。

惊沙敝亭堠,浩然千里行。

入门别妻孥,出门别友生。

徘徊复徘徊,一念千回萦。

晓望居庸塞,夜梦长安城。

长安一轮月,万古中天明。

我行指三五,三五阙复盈。

丈夫各有志,羞慕儿女情。

(0)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其十九

两袖天香挹御垆,散朝齐出禁门趋。

旧游燕子依琼岛,新种梨花满扇湖。

肃肃官仪参汉志,雍雍王会览周图。

自怜才菲频遭斥,转愧江都称大儒。

(0)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其十八

凤城西北有高楼,晓翠蒸蒸九陌浮。

上谷低云横树杪,津门初日挂帘钩。

游环秦马军追雁,烂石齐歌士饭牛。

包纳群欢归一㝢,始知春色满皇州。

(0)

题章广文黼西溪梅竹山庄图二章·其一

柴屯柳栅出烟中,九汊青溪一棹通。

上界云巢依佛国,祧坛樊榭仰诗宗。

篁阴密雨延秋绿,花隙初霞饵晓红。

起侧萝巾寻渔子,琅琅水调答天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