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章广文黼西溪梅竹山庄图二章·其一》
《题章广文黼西溪梅竹山庄图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柴屯柳栅出烟中,九汊青溪一棹通。

上界云巢依佛国,祧坛樊榭仰诗宗。

篁阴密雨延秋绿,花隙初霞饵晓红。

起侧萝巾寻渔子,琅琅水调答天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首句“柴屯柳栅出烟中”,以“柴屯”和“柳栅”勾勒出乡村的朴素风貌,而“出烟中”则赋予了画面朦胧的美感,仿佛置身于轻纱般的雾气之中。接着,“九汊青溪一棹通”一句,通过“九汊”与“一棹”的对比,展现了溪流的曲折与舟行的便捷,生动地描绘了水乡的自然景观。

“上界云巢依佛国,祧坛樊榭仰诗宗”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学元素巧妙融合,既体现了对佛国的向往,也表达了对诗歌传统的敬仰。这里,“云巢”、“祧坛”、“樊榭”等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丰富了诗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篁阴密雨延秋绿,花隙初霞饵晓红”描绘了雨后竹林的清新与晨曦中的花朵,通过“密雨”与“初霞”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竹林的绿色与花朵的红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起侧萝巾寻渔子,琅琅水调答天风”两句,以渔子的活动为线索,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通过“萝巾”这一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朴素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琅琅水调答天风”则以音乐与自然风声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和谐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力与诗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乡村风景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0)

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0)

辋川集.南垞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0)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0)

赠衍圣公联

守道不移金鼎重;居身常抱玉壶清。

(0)

白雪楼

自古衣冠笑楚优,文章声价付悠悠。

人间岂解《阳春曲》,此城犹存白雪楼。

山色千寻常耸翠,泉源万斛自飞流。

乾坤清气依然在,更向何人笔底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