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其一》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其一》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年似渭滨人样子,竹房深夜一灯青。

老莱有妇能言语,元亮无言亦典刑。

诗到夔州尊绝倡,人瞻鲁殿兀苍冥。

写添涧谷成三老,洛下风流可得成。

(0)
鉴赏

这首诗以“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其一)”为题,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前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年似渭滨人样子”,以渭滨老人比喻,暗示自己虽已年长,但依然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智慧深沉的态度,如同渭滨老人一般。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竹房深夜一灯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在深夜的竹屋里,一盏孤灯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象征着他在孤独中坚守自我,追求精神世界的光明。

“老莱有妇能言语,元亮无言亦典刑”这两句,分别引用了老莱子和陶渊明的典故。老莱子以其孝顺闻名,此处借其有妇能言语,表达诗人对孝道的推崇;元亮即陶渊明,以其淡泊名利、高洁自守著称,无言则代表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向往与追求。

“诗到夔州尊绝倡,人瞻鲁殿兀苍冥”两句,前一句赞美了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诗歌文化,表达了对那里的诗人的敬仰;后一句则以鲁殿(孔子庙)为喻,形容人们在苍茫的天空下瞻仰先贤,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写添涧谷成三老,洛下风流可得成”最后两句,通过“涧谷”和“三老”的形象,以及对洛下(洛阳)风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融入这种深厚的文化氛围,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传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和景贤韵三首·其二

龙冈走笔和清篇,出示珠玑寄湛然。

字古意新看不足,挑灯寒雨夜无眠。

(0)

观舆图有感·其一

朝雨茅茨湿,披图羡禹功。

山河一掌上,宇宙九畴中。

水性惟趋下,民生本易穷。

胼胝岂无事,大智与天通。

(0)

应制赋钟山云气冱寒诗首句乃御制也

冱寒云鸿濛,维时届严冬。

乾坤既定位,造化乃有功。

圣人昌国运,父老歌年丰。

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

风云常变化,草木自葱茏。

帝德迈三五,君门深九重。

金陵势佳丽,芒砀气郁葱。

永世立基业,群经知统宗。

华夷遵教化,臣子效精忠。

三诰比谟典,万几思始终。

忧民至恳切,论道每从容。

田野被闿泽,闾阎还古风。

咨询及耆老,歌舞效儿童。

承诏上金殿,命题劳圣衷。

臣才实蹇涩,臣貌复龙钟。

岂有涓埃报,深知眷顾隆。

上林春欲动,大地雪犹封。

何物耐寒气,青青万年松。

(0)

采莲曲·其二

绿荷深处水生波,三五兰舟载绮罗。

华月渐明风渐息,吴人愁听越人歌。

(0)

何同理和前韵见寄再用韵奉答

月轮初上綵云端,岩穴风生洞府寒。

直欲仰天攀桂树,偶然吹笛坐蒲团。

龙光上属星辰远,鹤驾东来海水宽。

笑问何仙在何许,夜深应共汝乘鸾。

(0)

送艾录事元晖赴召

玉笥山中采药苗,金陵台上有书招。

夷齐守义惭周粟,贾董怀才入汉朝。

雁背冷云天漠漠,马头荒草路迢迢。

不知凤去曾回否,洗耳高台听九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