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风流品最高,筠篮分饷寄边遥。
香含白雪凝肌莹,脆嚼清冰到齿消。
饤座恍疑见颜色,捣浆还洗枯肠□。
□□得此时沾润,不假卢仝茗碗浇。
大谷风流品最高,筠篮分饷寄边遥。
香含白雪凝肌莹,脆嚼清冰到齿消。
饤座恍疑见颜色,捣浆还洗枯肠□。
□□得此时沾润,不假卢仝茗碗浇。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谢友人寄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对友人赠送的梨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梨子的美好口感的赞赏。首句“大谷风流品最高”赞美梨的品质出众,如同名士风流。接着,“筠篮分饷寄边遥”写友人用精致的竹篮千里迢迢送来这份心意,增添了友谊的深厚。
“香含白雪凝肌莹”运用比喻,形容梨的洁白如雪,香气宜人,仿佛能滋养肌肤。而“脆嚼清冰到齿消”则进一步描绘梨的清脆爽口,仿佛入口即化,给人以冰凉透心的享受。“饤座恍疑见颜色”写诗人品尝梨时,仿佛能看到梨子鲜艳的颜色,生动地再现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最后两句“捣浆还洗枯肠□”暗示梨汁甘甜,犹如甘露滋润干涸的肠胃,而“□□得此时沾润,不假卢仝茗碗浇”则表达诗人认为这梨的美味无需借助名贵的卢仝茗碗来衬托,其本身已足够令人满足。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美食的热爱之情。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