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渚迢迢雁去迟,君今何处遂幽期。
梅花吹遍瑶笙冷,霭霭天坛月落时。
河渚迢迢雁去迟,君今何处遂幽期。
梅花吹遍瑶笙冷,霭霭天坛月落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冬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河渚迢迢雁去迟”,以雁南飞的景象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河渚,指的是河边的沙洲,雁去迟,既指雁群飞行速度缓慢,也暗含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怀念。
次句“君今何处遂幽期”,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幽期,指的是秘密约定或隐秘的会面,这里既是对友人行踪的询问,也是对两人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友人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相聚时刻的热切期盼。
第三句“梅花吹遍瑶笙冷”,以梅花的凋零和瑶笙的冷寂,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友情的淡漠。梅花,作为冬日里唯一的花朵,其凋零不仅代表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瑶笙,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用来形容友人间的交流,其冷寂则暗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疏远。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迁,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一句“霭霭天坛月落时”,以天坛的月落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霭霭,形容云雾弥漫,这里用来描绘朦胧的夜色,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月落时分,通常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诗人在此处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友情淡薄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江清可钓思持竹,地广可耕思种粟。
胡为作计久低回,而乃觅官亲贱辱。
南州徐孺晚与游,江东文度昔所熟。
堂堂荆州止获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五君流咏转竹林,兰亭何意慕金谷。
徐诗到眼以数过,王笔入手曾未读。
但能赠我以规不以颂,不用崇酒仍载肉。
嗟哉他人岂无言,交友不高徒碌碌。
至宝横道惊路人,明珠白璧天不珍。
风饕雪虐雨更打,委珠碎璧同泥尘。
天生人材怨不以,天亦何心及于尔。
不然明珠白璧当爱惜,忍使飘零至于此。
东街女儿谁家子,有名籍籍长安市。
不知身失不自回,顾侈金珠炫罗绮。
西街贫女夫何如,年长不见行媒车。
有时视倡独叹息,从之不可翻踌躇。
伤哉彼倡不自丑,顾嘲贫女为牛后。
此时贫女将何言,嫁与不嫁悬诸天。
庐陵得交君弟兄,杨子诗中称鲁卿。
问云携琴岳麓行,归期去日云秋清。
今晨复见杨子面,为言卓卿近相见。
玉隆阁皂两仙山,游以娱亲趁鲜健。
我时闻之与杨子,啧啧叹息久不已。
我方五斗困尘埃,渠亦栖迟一丘底。
鲁卿卓卿真愈人,枉道儒冠解误身。
异日名山倘行遍,卧图好学宗少文。
初期半山来,已止辄复上。
山游更同君,兼取鱼熊掌。
向来观极南,屡作此山想。
那知有今日,谈笑得纵赏。
谢公彼何人,诗声擅霄壤。
得非山川行,于以助其长。
逐人易浮沈,与物多俯仰。
政当恨未立,安曰悟已往。
萧萧烟云变,浩浩风雨响。
世岂乏此观,身由居苍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