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桫椤林,佳光吸清旭。
荫庇无靳私,远及隔村屋。
造化崇本根,志气在坚蓄。
斧斤岂有情,曾不长者辱。
读书当其阴,几研积澄绿。
吐纳霜气香,坐忘夏时燠。
所嫌上化山,西面阻平瞩。
九柏如列营,卫此戟门纛。
郁郁桫椤林,佳光吸清旭。
荫庇无靳私,远及隔村屋。
造化崇本根,志气在坚蓄。
斧斤岂有情,曾不长者辱。
读书当其阴,几研积澄绿。
吐纳霜气香,坐忘夏时燠。
所嫌上化山,西面阻平瞩。
九柏如列营,卫此戟门纛。
这首诗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桫椤树林,清晨阳光洒落,光线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诗人赞美桫椤林的慷慨与无私,它的荫蔽不仅覆盖了自身所在的区域,甚至延伸到了远处的村庄。通过“造化崇本根”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生命之源的崇敬之情。
接着,诗人以“斧斤岂有情”反问,强调即使是最无情的砍伐,也无法剥夺桫椤树坚韧的生命力和价值。这种生命力被比喻为“志气在坚蓄”,展现出桫椤树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提到在桫椤树下读书,书桌和砚台在清幽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霜气的香气,让人感到心灵的清凉与舒适,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凉爽。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桫椤树生长环境的遗憾,指出它可能因地形原因而无法获得开阔的视野。
最后,诗人以“九柏如列营,卫此戟门纛”作结,将桫椤树比作守护者,九棵柏树如同军队般排列,保卫着这棵桫椤树,象征着桫椤树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和保护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桫椤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坚韧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