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其二》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䆉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0)
翻译
试着来说说宣城这个地方,让我们停下酒杯,慢慢聆听。
夜晚的楼阁映照着宛水,春天的游骑聚集在昭亭周围。
稻田丰满,农户们的仓库充实,法庭前的横木上闲置着。
这里是谢公曾经歌舞宴饮的地方,时常有人交换珍贵的鹅经作为谈资。
注释
试说:尝试描述。
宣城郡:古代中国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停杯:放下酒杯。
且:暂且,一边。
细听:仔细聆听。
晚楼:夜晚的楼阁。
明:照亮。
宛水:河流名,今安徽宣城境内。
春骑:春天的游骑,指游玩的人们。
簇:聚集。
䆉稏:稻谷丰收的样子。
丰圩户:农户仓库满盈。
桁杨:横木,这里指仓库的屋檐。
卧:闲置,形容空闲。
讼庭:诉讼场所,古代官府。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朓,以其在此地有诗作而闻名。
歌舞处:昔日歌舞之地。
时对:有时。
换鹅经:典故,指《世说新语》中‘王羲之与人换鹅’的故事,象征高雅的文化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其二)》。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宣城的景象,展现了这座古城的风貌和历史韵味。

首句“试说宣城郡”,诗人以一种引导的口吻,邀请听者关注接下来的描述。接着,“晚楼明宛水”描绘了夜晚时分,宣城楼阁倒映在宛水中的明亮景象,流露出宁静而华美的气氛。春日里,“春骑簇昭亭”,昭亭周围簇拥着骑马的人群,显示出城市的活力与热闹。

“䆉稏丰圩户”写的是稻田丰收,农户们的仓库满盈,反映出当地农业的繁荣。“桁杨卧讼庭”则通过描绘横木堆积的法庭静寂无声,暗示了社会秩序良好,法律公正。

最后两句,“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诗人提及了东晋名臣谢安曾经在此地的风雅生活,以及这里的文人墨客们时常交换珍贵的书籍,如《换鹅经》,寓意着宣城的文化底蕴和高雅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示了宣城的自然风光、社会安宁和文化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舅氏赴任宣城的美好祝愿和对宣城人文传统的赞赏。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挽华鹅湖先生

昭代圭璋器,清时鸾凤仪。

宅心惟济困,体国在扶危。

箕尾归何早,夔龙祀岂迟。

典型犹未远,遗惠遍江湄。

(0)

题邵文庄公海天石屋

渊明归去爱林丘,意匠经营洞壑幽。

不负名山惟石室,本来高处有琼楼。

松龛隐隐三霄雾,蓬岛茫茫万里秋。

壁上前贤新刻像,两朝遗迹此中留。

(0)

拈花寻放处西林鄂公句也为下转语率成四章·其三

拈花寻放处,放处便生春。

悟入光明藏,情删苦恼因。

宝花当下境,金粟后来身。

空外原无际,中天一月真。

(0)

修复东林书院诗四首·其二仰止楼

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

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

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

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

(0)

二泉书院

江陵于分宜,相去一问耳。

分宜无不至,江陵亦诚鄙。

但看郑乡校,书院曷可毁。

毁之甚防川,天下纷然矣。

朝野乃相持,岂复有国是。

岿然鲁灵光,二泉九龙峙。

文庄去已久,并移忠定祀。

固赖贤守令,虚堂亦可委。

清风吹竹林,清泉流不已。

在下师文庄,在上侨可企。

不闻古大臣,休休无他技。

(0)

泾皋十咏·其三小心斋

执中授受式如金,申命人心与道心。

择得名言更亲切,兢兢慄慄凛渊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