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岩》
《中岩》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久闻慈姥岩,今作岩中游。

惊嗟未省见,入蜀今白头。

松道夹萧森,石门闭清幽。

藓字崖壁古,虫书山叶秋。

突然起平地,划若三神丘。

其旁宝瓶峰,特立高岑楼。

错摩碧琅玕,刻削青琳球。

周观剑东西,孰得与此侔。

尊者何方来,杖锡乃肯留。

乞泉为洗心,一饮吾无求。

尊者默然许,勿忘早归休。

(0)
翻译
长久以来听说慈姥岩,今日终于能在此游览。
惊叹不已,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如今入蜀已白头。
松林小径两侧阴森,石门紧闭着清静的幽深。
古老的崖壁上长满苔藓,秋叶上刻着虫书的痕迹。
一座山峰突然拔地而起,如同三座神明的丘陵。
旁边便是宝瓶峰,独立于高峻的山巅之上。
它与碧绿的琅玕交错,又如青翠的琳球被精心雕刻。
环顾四周,东剑西剑,谁能与这美景相比?
尊贵的法师从何而来,竟愿持杖留连此处。
我恳求泉水洗涤心灵,只求一饮,别无所求。
法师默默应允,但请记住,早些归来休息。
注释
慈姥岩: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入蜀:进入四川地区。
松道:松树林中的小路。
石门:山洞或岩石形成的门。
藓字:苔藓形成的自然文字。
虫书:指昆虫在落叶上留下的痕迹,古人视为神秘信息。
宝瓶峰:形状似宝瓶的山峰。
碧琅玕:形容绿色美玉。
青琳球:青色的玉石球。
剑东西:比喻剑状山峰。
尊者:对僧人的尊称。
杖锡:持杖出行,锡杖象征僧人身份。
乞泉:请求取水。
洗心:洗涤心灵,指净化内心。
勿忘:不要忘记。
归休:回家休息。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中岩》描绘了作者对慈姥岩的探访和感悟。诗中,诗人惊叹于岩中景色的壮丽,如松道的萧瑟、石门的清幽、古老的苔藓文字和秋意盎然的山叶,以及突起的神似三座山丘的奇特地形。宝瓶峰与周围的山峦相映成趣,宛如碧绿的琅玕和青翠的琳球,剑阁东西的壮观景色也难以与之相比。

诗人遇见了一位尊者,他杖锡而至,似乎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愿意停留。诗人请求尊者赐予泉水洗涤心灵,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尊者默许了他的请求,并提醒他不要忘记早些归去,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禅修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和邵端公醉后寄于谏议之作

莫羡檐前柳,春风独早归。

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0)

新乐府.阴山道.疾贪虏也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綵。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0)

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0)

黄子陂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0)

山雨

一片雨,山半晴。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

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0)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六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

信得几时安。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