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其一》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诸生沾化雨,临别思茫茫。

经济违初志,莼鲈忆故乡。

琴随孤鹤去,鸿共片云翔。

一笑忘言处,还家菊正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首句“诸生沾化雨”,以“化雨”比喻友人的教诲和影响,形象地表达了在友人的熏陶下,众多学子都受到了启迪和滋润,暗示了友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接着,“临别思茫茫”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愁绪,茫茫二字,既描绘了离别时的广阔无垠,也暗含了内心的迷茫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经济违初志,莼鲈忆故乡”两句,揭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友人可能曾怀揣着济世安民的宏愿(经济),但现实的种种原因使他不得不放弃初衷,回归自然,追寻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尊重,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琴随孤鹤去,鸿共片云翔”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通过“琴”、“孤鹤”、“鸿”、“片云”等元素,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情景。琴声随鹤飞翔,鸿雁与云朵并行,既展现了友人归隐后的宁静与自由,也寓意着心灵的解脱与飞翔。

最后,“一笑忘言处,还家菊正黄”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友人在归家的路上,或许与家人共享欢笑,言语间充满了温馨与满足。此时,菊花正黄,象征着收获与美好,也预示着友人归家后的幸福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静等多个层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0)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

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0)

贺圣朝

金丝帐煖牙床稳,怀香方寸。

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

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0)

应天长

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

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

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0)

登望京楼赋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0)

寒食日寄诸弟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

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

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