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再创造。诗人通过引入水源至香山附近,再经过云雾缭绕的林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水声在篱笆之外回响,而在石边则显得更加深邃,这不仅展示了声音与空间的巧妙结合,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知。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其中“苔”指的是地面的苔藓,而“侵苔色”则形容了苔藓逐渐蔓延覆盖大地的生机勃勃。"柳阴"则是春日里摇曳多情的柳树投下的阴影。通过这两句,诗人传达出自然界在春天中苏醒、更新的景象。
最后一句“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则是在一个宁静而清澈的夜晚,借着微弱的风和皎洁的月光,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五湖"在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而“五湖心”则是诗人对这片自然所怀抱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一篇富有画面感和内涵的山水田园诗。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杨郎丘壑尚,草堂脩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无车马音。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九畹兰荃富,三径蓬蒿深。
窗间焦尾曲,聊答清风吟。
英英彼白云,出岫得无心。
渊明既容膝,那复历岖嵚。
狂夫十年狂,客鬓吴霜侵。
因君发深省,杖藜合从今。
寄傲有馀地,不妨成盍簪。
一官坐渡头,事简多是閒。
口口说庙灵,祭赛纷强顽。
逐日享馂馀,赢得酡客颜。
江风吹不散,借此资身孱。
俸钱给不多,悔离禁卫班。
妻子号寒饥,语下嗟间关。
俟代尚尔遥,掷珓卜善还。
随时了应酬,惟恨得酒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