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文通心欲折。兀坐摊书,好个閒时节。
阅尽古今无可说。一双冷眼浑如铁。
圆顶方袍装束别。君是何心,也断青青发。
秋水冰壶应照彻。梧桐枝上三更月。
图里文通心欲折。兀坐摊书,好个閒时节。
阅尽古今无可说。一双冷眼浑如铁。
圆顶方袍装束别。君是何心,也断青青发。
秋水冰壶应照彻。梧桐枝上三更月。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静坐阅读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冷静与深邃。首句“图里文通心欲折”以夸张手法,表现了阅读的深入与内心的震撼,仿佛文字在心中激起波澜,几乎要将人的心灵折断。接着,“兀坐摊书,好个閒时节”则点明了僧人此时的闲适状态,他独自坐在那里,摊开书籍,享受着这份宁静的时光。
“阅尽古今无可说。一双冷眼浑如铁。”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智慧与超然,他经历了漫长岁月的阅读,对世间之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却不再轻易言说,仿佛他的双眼如同冰冷的铁石,洞悉一切却又保持沉默。这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深沉。
“圆顶方袍装束别。君是何心,也断青青发。”这里通过僧人的外在装束——圆顶(和尚头饰)和方袍(僧衣),暗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和修行之路。而“也断青青发”则表达了僧人为了追求精神解脱,不惜舍弃尘世的繁华与青春,展现出其坚定的意志和对佛法的虔诚。
最后,“秋水冰壶应照彻。梧桐枝上三更月。”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作结,秋水清澈如冰壶,映照出僧人心中的清明与纯净;而三更月下的梧桐枝,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禅定的永恒。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静谧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僧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智慧。
昼漏传清唱,天恩禁旅秋。
雁亲承露掌,砧隔曝衣楼。
赐膳中人送,馀香侍女收。
仍闻劳上直,晚步凤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