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敖陶孙对季节气候变化的观察和感慨。首句“去夏苦多雨”回忆去年夏季雨水过多,仿佛连炎热的夏天也被冲淡了。接着,“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写今日虽已接近盛夏的重午节,但天气并未如预期般酷热,香甜的糯米饭依然显得厚重粘稠。
诗人感叹“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暗示自然的变化难以预料,人们的言论也因此纷繁复杂。然而,他转而以农事为例,指出尽管天气尚凉,田间的作物种植并未受阻,“立苗未妨寒”。
最后两句“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表达了诗人希望农作物在适宜的时机生长,哪怕天气仍有迷雾,也能借助阳光破晓。结尾处以蝉鸣作结,“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寓意自己对自然规律的领悟,蝉不知晓农事的艰辛,只知夜晚的鸣叫。
整首诗通过个人感受与自然现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农事的关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閒将乡思倚层霄,吴楚乾坤共泬漻。
鹦鹉洲前催作赋,凤凰台上忆吹箫。
山连秦望三神近,湖似浔阳九派消。
一自明珠还海曲,采风应到弄珠谣。